76.商機中的商機
多數人都認為“想賺錢人”都特別精明,從他們身上賺錢簡直是天方夜譚。實際上,隻要能滿足他的經營或消費的需求,就完全可以賺“想賺錢人”的錢。
你開布店我開飯店
在河南鄭州有名的紡織大世界裏,上千家經營紡織品的店麵生意都十分紅火,很多人爭著搶著甚至借款貸款投資經營。然而一位經營者經過細致的市場考察,發現紡織大世界市場管理有序,防火等安全措施要求很嚴,在這裏經營的客戶大都到街上吃飯或讓家裏人送飯。他覺察這一商機後就決定不投資布店,而是在紡織大世界附近開了一家飯店,專門經營大眾飯菜。因飯店飯菜價格便宜、服務周到,吸引了大批在紡織大世界做生意的老板。來這裏就餐的老板開玩笑說,我們開布店的生意隨季節變化有“淡”有“旺”,你這個開飯店的反而天天熱火朝天,真讓人眼熱。
你開服裝店我開飯店
山西省農民梁先生在縣城服裝市場裏開麵館,年收入2萬元。他的麵館成了市場裏80餘家老板的“專用食堂”。梁先生留意到,服裝市場裏開店的老板們每天不是靠家人送飯,就是輪班換崗,很不方便,於是他看準這個空當,在市場裏租了間房子開了家方便麵館。由於他的飯菜味道好,分量足,價格適中,很受眾老板的青睞。
你開飯店我賣熟食
青年農民張先生開飯店,有一手做紅燒肉的絕活,他考慮到開飯店賒賬太多,影響生意,於是關掉飯店,另開了一家熟食店,專為飯店提供加工炸製好的食品,他經營的花色品種特別多,有紅燒肉、排骨、丸子、花生米、牛肉、豬頭肉等,因為價格合理且質量有保證,銷路特別好,本縣的數十家飯店都從他的熟食店進貨。
你開酒店我開水產店
近幾年,重慶市渝中區幾乎彙集了全國各地各類有獨特風味的美食,形成了美食一條街。王老板的海鮮店無論實力、特色都比別人要差些,所以生意極不理想,於是萌生了轉讓的念頭以避免更大的虧損。就在這時,一個朋友建議他將酒店關了開水產店。理由是在美食街上有幾十家酒店,對鮮活水產的需求量一定很大,隻要價格合乎行情,再實行隨要隨到的服務,那些酒店老板一定會舍遠求近的。
王老板把酒店改營水產後,附近酒店老板見王老板經營的水產貨好,價格也相對優惠,路又近,便紛紛到王老板店要貨。於是,水產店的生意紅火,利潤可觀。
你賣海鮮我賣冰塊
莊河市地處黃河岸邊,近年來,近海捕撈業和采捕業發展較快。但是,由於夏秋季節氣溫高,海產品保鮮成了所有經營海產品的商販和酒店老板共同麵臨的一大難題。1985年冬天,莊河市石山鄉河東村一個農民,瞅準了這一賺錢的好機會,租用了30平方米左右的一塊場地,按傳統方法,用石棉瓦圍起一柵欄,用稻糠保溫,建起了一個“貯冰庫”,從附近河塘取回冰塊儲存。第二年,這些冰塊竟成了緊俏貨,賣出一塊八九十公斤重的冰塊可獲利三十多元,當年他就賺了六七萬元。
你購蘋果我當導購
山西省吉縣的果品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大批客商前來收購交易。外地客商初來乍到,對貨源分布、貨物數量、市場行情、路徑等情況極不熟悉,常常找不到賣家。一些頭腦靈活的當地農民,把握這一機遇,主動找客商聯係,充當“導購”人。該縣吉昌鎮農民李先生是最早從事“導購”業務、且幹得好的人之一。多年來他開著三輪車載著客戶進村入戶幫助購貨,又協助客商辦理工商、檢疫手續,還為客商尋找載貨汽車和裝貨的勞力,然後根據貨物數量和價格向客戶收取一定的勞務費。一年下來,李先生共推銷蘋果、核桃200多萬公斤,小雜糧60萬公斤,年收入達4萬餘元。
你銷水果我賣果箱
山西省吉縣每年有3000多萬公斤蘋果要外銷,參與購銷的蘋果經紀人2000多人。農民李先生沒有隨大流做經紀人,而是看準冷門生意——賣果箱。因為他知道,大量外銷的蘋果除部分裝果塑料袋之外,大部分要裝在紙箱中,於是他專門從外地訂購了一批專用果箱,又附帶出售一些草簾子,生意做得十分紅火,每年可獲利3萬多元。比起做經紀人,既輕閑,賺錢又多。
無獨有偶,廣西合浦縣星島湖鄉一位果農發現了這個商機,將自己的龍眼園轉包出門,做起水果包裝箱的生意。每年夏天荔枝、龍眼外銷時,他把自做的或販來的成批的水果包裝箱賣給附近果農,有的外地果農還專程上門預訂,他因此大賺了一把。
你賣毛衣我收毛衣
一對下崗夫妻開設的毛衣編織作坊,不織新毛衣,隻收各大商場甩賣處理的過季節產品、積壓產品以及有缺陷的報廢品,收回後經過拆洗加工處理後織成深淺分明的立體塊地毯、腳踏、背靠、五彩繽紛的大床罩、毛毯、坐墊等。因用的原料是回收的處理品,所以,織出的產品價格非常便宜,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你開電腦店我開書吧
在河南省鄭州市文化路上有一個科技市場,在這裏經營電腦、現代辦公設備、軟件、光盤、耗材的商戶近千家。然而有兩間店麵因較偏僻而無人問津。於是主家隻好半價招租。一個姓李的老板租下了這兩間店麵。許多人沒想到的是,李老板租下後不是賣電腦、打印機,而是開書吧,而且在賣書的時候兼賣飲料。
書吧開張時,李老板在路邊立了塊路牌,使偏僻的局限被克服了,更由於李老板所售書刊大部分與電腦有關,使來科技市場的顧客都來書吧覓書。加上科技市場的老板在談生意時,為了有個較適合的環境,大都選書吧為洽談地點。這樣,李老板的書吧無論是賣書,還是賣茶和飲料,生意都很興隆。
77.巧用積雪生財
日本人通過科學實驗證明,雪中米既新鮮又環保。在北海道的沼田町,就有一個貯存雪中米的糧庫——“雪冷工廠”。每到月末,冷庫就要堆積1500噸雪,這些雪是天然的製冷劑。冷庫中的大型控製台將溫度調整到恒溫4℃,將濕度為75%的空氣送進米庫。
在這樣的溫度和濕度下,稻米處於最接近自然環境的狀態,即使長期保存,大米的口感也能保持新米的味道。
北海道洞爺湖國際媒體中心二層地板以下,有一個采用隔熱材料砌成的雪倉庫,保存7000多噸天然雪參與大樓的製冷降溫。有數據顯示,融雪空調可擔負該媒體中心最大製冷負荷的30%。雪可以供給空調用60天,空調費用減少1000萬日元,減排二氧化碳185噸。
無能耗的積雪,在日本北方民眾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冬天存雪夏天賣。北海道冬季是一片雪原,美次市的地麵積雪可達2米。這些雪是取之不盡的天然製冷資源,能以每噸1000日元的價格銷售給各地需要的人,買家有的用來做夏季空調製冷劑,有人用來做夏季活動的雪雕等。
78.複印巧賺錢
日本的幾名大學生,想到了一個賺錢的好主意。他們在普通複印紙的背麵印上了當地的商業廣告,為在校學生提供免費複印服務。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點子,讓他們開始了創業之路。
開展這一服務的是日本的在校大學生,創始人筒鹽快鬥是慶應大學的4年級學生,他和16名同伴一起創辦了一家免費複印公司。這個點子,既滿足了學生希望節省複印支出的願望,也滿足了一些公司希望向學生做宣傳的需求。
2005年秋天,筒鹽快鬥參加了學校舉辦的創業構思大賽,現任公司董事的永澤雄的“免費複印”方案獲得了大獎。於是,筒鹽快鬥、永澤雄等5人一起,成立了專門提供免費複印服務的“海團株式會社”,筒鹽快鬥任社長,“當時,刊登專門針對學生的廣告的媒體還沒有,但我們對成功充滿信心。”
“一般來說,1張紙需要10日元,我們能做到完全免費,是因為在背麵印一些企業的彩色廣告。”筒鹽快鬥說,他們每刊登1萬張複印紙的廣告,就從企業那裏收取40萬日元,用於充抵設置費和印刷費。為了防止背麵的廣告會透過來,他們都選用比較厚的紙張,預先把廣告印刷上去,並且隻限定A4紙,以便控製成本。
現在,在日本東京附近的12所大學,海團公司共設置了22台免費複印機,每月的銷售額在1000萬日元左右,扣除設置費、設備租金、維持費後,還有盈餘。
79.咖啡藝廊創造“複合收入”
店主石島原本隻是在風景優美的日本明治神宮開了家咖啡店,但每天看著遊客、商務人士以至一般民眾在這個藝術風氣盛行的地區匆匆看風景卻無暇感受藝術的魅力,於是萌發了開一家“咖啡藝廊”的想法,將“藝術”引進咖啡店中。
石島將300平方米的咖啡廳分成可以展示藝術品的若幹小區域,以每一小區域每小時3000日元的價格出租給藝術家,這樣不但為許多藝術家提供便宜的展示空間,同時展示的作品也為咖啡館增添了不少藝術氣息。漸漸地,許多文人開始以咖啡館作為聚會交流的場所。石島又在客人建議下,將這些區域擴大並出租,可租用作小型講座、研討會、甚至商務會議,這些活動吸引了更多的人不斷前來消費。石島將閑置空間化為實際收入的一部分,不僅以低價包場的方式出租展示空間,同時為使用者提供美味的飲食,變原本隻能“坐等客人上門”的閑置空間為創造盈收的“複合收入”。
80.色彩生財
日本東京市三葉咖啡屋老板挖空心思,利用人眼對顏色產生不同的感覺,達到了節省咖啡用料進而賺取更多利潤的目的。他讓30多位朋友每人都喝4杯完全相同的咖啡,但盛咖啡的杯子顏色則不同,分別為咖啡色、紅色、青色和黃色4種。試飲結果,居然對完全相同的咖啡得出了迥然不同的評論:對咖啡色杯子裏的咖啡,三分之二的人都說“太濃了”;對青色杯子裏的咖啡,大部分朋友認為“既不濃也不淡,正好”;而對紅色杯子裏的咖啡,十人之中九人說“太濃了”。三葉老板據此想出了節省咖啡用料的方法,很簡單,將咖啡屋裏的杯子一律改用紅色。這樣,不僅節省了咖啡用料,還給顧客留下了特好的印象!因此生意興隆。
無獨有偶,美國紐約一家大飯店,地處繁華地段,門麵富麗堂皇,食物價廉物美,服務周到熱情,但開業後,生意冷冷清清,顧客一進店門調頭就走,飯店老板百思不得其解。
一位名叫史密斯的以冰致蠅學教授,實地觀察後,認為問題出在飯店的牆壁、餐桌、地板全是火紅色上。教授對飯店老板說:你看過鬥牛嗎?牛的天性是較溫和的,但為什麼它一進鬥牛場,就發瘋似地猛撲鬥牛士呢?原因就在於那不斷舞動著的火紅的鬥篷,引起了牛的煩躁直至狂怒!飯店老板聽後,恍然大悟:怪不得沒人來我這裏淺斟慢酌,談情說愛呢!連我待久了,也會有暴跳不安的感覺。老板立即決定停業。遂在教授“隻需把牆壁改塗成淡綠色就行了”的建議的基礎上,又自作主張隨心所欲地把所有的地方都改塗成了淡綠色。不料,在營業中又出現新煩惱:顧客就餐完畢不肯離去,大大影響了餐座的利用率。
於是,店老板又去向史密斯教授請教,教授說:“我隻是讓你改塗牆壁,誰讓你去改塗桌椅、地板呢?”據此,又作了一番改進後,果然,餐座利用率提高了,生意自然也愈發紅火起來。原來,餐桌保留紅色,一方麵能促進顧客的食欲;一方麵,如果就餐完畢,逗留時間過長,這種紅色又會在心目中變成一團令人煩躁的“火”,促使顧客快離餐桌。這就是“色彩”能夠生財的奇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