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這個概念有很多的含義,簡單的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學習指的是人類不斷獲得知識、經驗和技能,從而形成新習慣,改變自己的行為的一個較長的過程。狹義的學習是指人對客觀現實的認識過程,主要是指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係統地掌握知識技能和行為規範的活動。
本文所指的學習即為狹義的學習。
根據學習內容和結果的不同,學習可以分成四種不同的形式:
①知識的學習,其中包括學習知識時的感知和理解等。
②技能和技巧的學習。主要是運動動作的技能和技巧。
③心智的學習。是一種以思維為主的能力的學習。
④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學習。
以上四方麵的學習內容都是在孩子時期需要學習的。
幼兒一進入幼兒園就開始了正規的學習,當然,嚴格地說人應該從出生就開始學習了。如何幫助孩子正確對待學習並學習好各門功課呢?首先家長要了解學習的過程以及是如何學習的。
學習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感知階段
這個階段是學習過程的開始。它是通過各種感覺和知覺去觀察各種物質,去閱讀各種文學符號,聽取種種有關內容,進行必要的操作等,從而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同時,大腦對信息進行篩選,組合為有意義的模式。在這個階段,注意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操作能力起主要作用。
第二階段:理解階段
理解階段指學習者領悟學習材料的意義,通過思維和想象把感性知識提高到理性知識,並對理性知識進行整理、分類、融彙貫通。按信息論的觀點,就是把所獲得的信息,進行編輯加工,使其係統化,概括化,重組認知結構。並進行適當的判斷和評價。在這個階段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起決定性作用。
第三階段:鞏固階段
鞏固階段是學習過程的一個保持、貯存階段。學習者把知識輸入大腦後,通過理解、記憶,使信息既鞏固於大腦中不致於遺忘又易於提取。如果鞏固性不好,學習再多的內容也是無用的。
第四階段:應用階段
學習過程的第四個階段是應用階段,即把通過學習獲得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之中,解決相關的問題,以便形成相應的技能和技巧。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者的多種能力得到訓練和發展。
第四階段:反饋階段
反饋是指對學習結果的認知。它是指學習者在應用知識的基礎上,從以下幾方麵對自己進行評價——
①評價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鞏固程度,找出哪些部分已經完全掌握,哪些部分還尚未掌握。
②評價自己學習方法的優劣,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