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的最終目的就是發現事物的本質特征,當然這也是最難達到的境界。我們訓練孩子超常的觀察能力就是讓他們盡量地掌握這種透過現象看到事物本質特征的能力。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的現象悟出了萬有引力的規律,瓦特看到水蒸汽衝動壺蓋,悟出了蒸汽機的原理。我們教孩子觀察事物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並不一定要求達到科學家的水平,但是訓練他們悟出一些並不高深的規律是完全可以的。一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也常有類似的觀察結果,例如一個4歲的孩子在大小便後告訴他的母親:“我發現一個道理,我們吃的飯和菜都變成了大便,喝的水和飲料都變成了小便。”大小便是每個孩子都有的正常生理現象,但絕大多數孩子熟視無睹。即使問到他們上述現象,他們也說不出其中的道理。又如一個6歲的孩子對他父親說:“我發現山上霧遮住了山頭,水管上冒出了水珠後,天就要下雨了。”
在孩子的作文中常能看到他們通過觀察悟出事物真諦的真實,這時隻要加上必要的指導和訓練,孩子的智力會得到理想的發展,可惜的是,這樣的事並沒有引起家長應有的重視,研究表明,多數這樣的火花閃過後,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指導而很快熄滅了,這也就意味著許多個未來人才被埋沒了。下麵舉幾篇作文,讀者可以看出孩子通過觀察而得到的悟性。
磚頭
一塊磚頭,長不過一尺,寬不過半尺,厚不過二寸,有棱有角。建築工人用它蓋豪華的酒家,它不會趾高氣揚;用它修廁所浴室,它不嫌髒不嫌臭;把它鋪在馬路上,讓汽車在上麵行駛,人們在上麵踐踏,它從不喊苦叫累……。磚頭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
水仙花開了
春節前,爸爸買來了一棵水仙,放在盛滿水的花盆裏,水仙長得很快,剛種下時,葉芽很小,不久,它就竄得高高的了。
一天,水仙花抽出了一根莖,莖上生出三個形狀像扁豆角一樣的花骨朵,花骨朵外麵包著一層透明的皮兒。又過了幾天,花兒頂破了外麵的皮,外層的花瓣向外伸展,而裏麵的幾層花瓣還緊緊地合攏在一起。慢慢地,整朵花全開了。你看,白白的花瓣兒,一層一層,中間是黃色的花蕊兒,我聞了一下,清香清香的,花香裏還帶著那麼一點甜味。它的葉子修長,碧綠碧綠的,細看看外麵還有一層“白霜”。碧綠的葉子襯托著白色花朵,多麼秀麗淡雅的水仙呀!
聽別人說,水仙三年才能開花。在這三年裏,它把在水裏吸收了的養分,積蓄起來,度過了一千多個晝夜,在嚴寒的冬天,帶給人們陣陣清香。
啊,每當人們誇讚著水仙花的芬芳和那美麗的花朵時,怎麼會想到它是積蓄了三年的養分才開出來的呀!同樣,當人們誇獎一個人取得好成績時,他們是不是會想到取得成就過程中的困苦和艱辛呢!
我望著婷婷玉立的水仙花,想得很多很多。
上麵兩篇作文雖然是十二、三歲的小學生寫的,但是7~8歲的超常智力的孩子是完全可以寫得出來的。在第一篇作文中,小作者通過觀察磚頭在不同場合的用處,悟出了“磚頭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這樣的道理。也正是人們常說的:“平凡之中見偉大。”
第二篇作文中,小作者觀察水仙花開花的過程,以及為什麼有如此美麗的花朵。作者悟到:“每當人們誇獎著水仙花的芳香和美麗的花朵時,怎麼會想到它是積蓄了三年的養分才開出來的呀!同樣,當人們誇獎一個人取得的成績時,他們是不是會想到取得成績過程中的困苦和艱辛呢?”小作者悟出了“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人生奮鬥真諦,這正是她觀察的最大的收獲。
(5)形成孩子良好的觀察類型
人的觀察類型有三種:
分析型:這種觀察類型的人的特點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他能發現事物的特點,但不會把許多特點聯係起來,在一個綜合的整體上看問題。
綜合型:這種觀察類型的人,其特點是“隻見森林,不見樹木”,隻會把觀察停止在事物的整體上,而不能對物體的細節進行細致的觀察。
混合型:這種觀察類型的人,其特點是“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他們既能把握事物的整體,又能細致地看到事物的細節。
我們就是要訓練具有混合型觀察能力的超常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