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幼兒的有意注意發展有明顯的年齡特征
幼兒的有意注意有一個發展過程,有明顯的年齡特征。例如,3~4歲幼兒注意力很不穩定,有賴於成人幫助組織注意。例如,提出注意的對象、要求,維持注意力的穩定性。5~6歲的幼兒開始獨立地組織自己的注意,有意注意開始形成,但仍然處於不穩定狀態。
有人用孩子做選擇反應實驗。刺激為強弱兩種信號,反應為按電鈕。實驗時,孩子分為兩組,一組是要求孩子根據言語指令對強刺激信號作出按鍵反應,二組孩子要求根據言語指令對弱刺激信號作出反應。結果表明,第一組3~7歲的孩子都能對強刺激作出反應。第二組孩子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不同,3~4歲的孩子不顧主試的言語指導大多數對強刺激作出反應。4~6歲的孩子有70%對弱刺激作出反應,6~7歲孩子則有90%對弱刺激作出反應。這說明那些不能引起幼兒注意的弱刺激,在言語的指導下,也能使幼兒加以注意,並且這種有意注意的人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②幼兒的有意注意是在成人的指導和幫助下發展起來的
由於幼兒的自我意識處於低級階段,自我約束、自我控製能力很差,難以用意誌努力來保持注意,所以在選擇注意對象以及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性等方麵,都離不開成人的幫助。在幼兒園新的生活中,教師對幼兒提出的教育任務、要求,必須遵守的規章製度,對集體和他人承擔的一定的義務、責任等都促進了幼兒有意注意的發展。成人對幼兒有意注意的指導主要體現在:一是幫助幼兒明確注意的目標、對象,如指出要注意聽什麼、看什麼等。二是提出問題,用言語組織、引導幼兒的注意方向。例如,提示幼兒注意看兩隻相似的貓的耳朵。三是教給幼兒維持有意注意的方法,如看書時用手指著,或一邊看一邊說等。
(3)孩子良好注意品質的發展
人的注意品質體現了注意發展的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注意穩定性增長,注意的範圍擴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轉移等品質都有一定的發展。
①注意穩定性的逐漸增強
幼兒的注意指向同一對象和活動的持續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實驗證明,在一般條件下,3歲幼兒能夠集中注意3~5分鍾,4歲能夠集中10分鍾左右,5~6歲能夠集中注意15分鍾左右。如果組織得當,5~6歲幼兒可保持注意20分鍾左右。研究表明幼兒若從事感興趣的遊戲活動,注意的穩定時間明顯增長,2~3歲幼兒的注意可達20分鍾,5~6歲可達96分鍾。此外,幼兒的知識經驗、性格以及活動的特點等都可影響其注意的穩定性。但總的來看,幼兒注意穩定性水平較低,極易受外界幹擾,出現分心等現象。這一點與前麵分析的幼兒無意注意占主導,有意注意不穩定等特點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幼兒教育應因材施教,根據幼兒注意穩定性的年齡特征,安排活動時間、作業時間。集中活動時間不宜過長,活動內容符合幼兒的興趣,應多樣化。
②幼兒注意的廣度逐步擴大
注意的廣度,也叫注意的範圍,是指在同一時刻能清楚注意對象的數量。幼兒的注意廣度比較小,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擴大。這主要原因在於幼兒缺乏知識經驗,眼球跳動距離比成人短得多,不會運用邊緣視覺等。由於幼兒的注意範圍小,因此,在進行智力開發時,應注意同時出現的刺激物數量不能太多,排列應有規律,要求也應該明確。這些因素都能影響注意的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