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全麵發展靠自律(1 / 1)

有不少母親誤解,孩子的才能是由學習而得來的。就以幼兒園的孩子為例,我們不談英文,鋼琴這方麵,就拿其他科目來說,恐怕有些父母在孩子還在念幼兒園時,就給他請了數學、語文的家庭老師。父母這種激進方式的確讓人感動,但是強製孩子學習,是會抹殺孩子才能的增進。

因此應該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做,如此才能延伸他的能力,養成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如果父母親以自己的欲望及興趣,強迫孩子學習,這對孩子身心而言無異是一種虐待。

特別是有精神質的孩子,因他求好心切,以致於會有過度疲勞的傾向。所以提到孩子沒有幹勁,這可說是父母虐待子女的腦力,而子女所采取的一種無言抵抗。

1.讓孩子接觸外國語言

根據加拿大某位心理學博士所說,讓孩子接觸到外國語言,在他的腦海中會留下印象,即使他不會背,以後有機會再學習時,他會有驚人的進步。

博士自己本身就有這樣的體驗。博士帶著五歲的兒子去西班牙的馬德裏,而且在那兒停留了一段時間。孩子隻上了三個月的西班牙學校,每天和西班牙的孩子一起玩,每天都接觸到西班牙語。然而因他沒有正式學過西班牙語,所以回國後就立刻忘記了。

可是二十五年後,那孩子因為工作上的需要,必須用到西班牙語。在學習上,孩子驚訝於自己的進步快速,以前所忘的,現在又一一浮現在腦海,而且能夠很快說一口標準的西班牙語。

一般都認為歐洲人具有語文能力。事實上,這是因為歐洲各國之間的地理位置上較接近,而且往來頻繁,因而在幼年時,就已經聽慣了其他國家的語言,所以學起來當然容易多了。換句話說,讓孩子接觸外國語言,就能打下較好的語文根基。

要創造一個外語的學習環境是比較困難的。然而藉著電視、收音機或錄音帶的語言教學,應該足夠了。

2.孩子的讀書環境

談到製造孩子的學習環境是很重要的,多數父母親都會把孩子安置在最好的環境裏。給予孩子安靜的房間,整頓人為的環境等等,一切都做到完善無缺,實在有點本末倒置。因為有不少孩子是因環境過好,而阻礙了智力的發展。

別人的孩子開始學鋼琴,我們家的孩子也要讓他學,人家的孩子上學,我家的孩子也要讓他上學,像這樣的父母的競爭心理,對孩子的成長而言,絕對不是件好事。父母給予孩子舒適的環境,本來是要讓他好好地學習,可是往往卻適得其反,而讓他不能專心學習。

我們如果研究有關世界名人的童年時代,就可以知道他們的學習環境並不是很好,他們的父母在這一點上也並不在意。不像現在的父母親給予孩子的,是最好、最舒適的環境。其實對於孩子隻要好好地啟發他,至於何種環境那都是次要的。

§§第六章 全麵發展智力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