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培養孩子的興趣(2 / 2)

不要告訴孩子怎樣思考,而應給時間讓他們去思考。假如孩子的回答是錯誤的,家長要有耐心,在需要的時候,你可以給他一些提示。如果孩子做出了正確的回答,家長應對他的努力給予肯定,但不要輕易表揚孩子,這正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

4.注意你的語言

父母在和孩子討論問題時,不要急於說“這很對”或“非常好”,這些口頭讚揚固然可以起到激勵作用,但在探討科學知識時,過早地讚揚可能讓孩子覺得問題已經解決了。相反,你應該說諸如“這很有趣”或者“我以前從未這麼想過”等話來使問題的討論不斷地深入。

不要強迫孩子思考,那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孩子總是在思考,即使沒有你的命令。如果你在那裏發號施令,那麼你和孩子的討論可能會變成一種表演,他會有意迎合你,用盡可能少的話回答你的問題,因為他知道,說得越少錯誤也就越小。

父母還應注意問“為什麼”,大多數孩子都覺得“為什麼”很刺耳,因為他們大都是在挨批時聽到“為什麼”;“為什麼你的房間弄得這麼亂?”“為什麼你不能這樣做?”相反,父母應該學會問“怎麼樣”——“這件事怎麼做?”“這個問題該怎麼找到答案?”

5.重演示輕說教

親曆的東西遠比書本和電視節目中學到的知識印象深刻,家長可以讓孩子在顯微鏡下瞧瞧他們手指上的細菌,他們就會明白為什麼你要求他飯前洗手;與其向他描述黴是什麼東西,不如讓他們看看在一片麵包上的黴斑;與其給他解釋水的蒸發,不如將水燒開,讓他看著水位因蒸發而慢慢下降。

各種類型的博物館更是向孩子演示科學的極佳場所,家長應該盡量多帶孩子去參觀。家長還應注意,假如你帶孩子上博物館,不要規定什麼遊覽路線,應該放手讓他們去探索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

6.與孩子一起動手

生活中的很多日常活動和遊戲都能讓孩子學到不少知識,比如放風箏就可讓他們明白不少力學和工程學的道理。家長最好找一些材料與孩子一起做個風箏,孩子將會學到一些基本的科學原理。比如,他將會發現風力和風向會隨著風箏的高度不同而改變。

從孩子與父母的活動中,父母可輕而易舉地挖掘孩子的愛好。風箏隻是諸多動手的活動中的一例,與孩子一起做一輛模型汽車,讓他懂得不同的設計是怎樣影響速度的;栽一株花草,可讓他們觀察水和陽光如何影響植物的生長;用積木搭一座摩天大樓則能讓他們知道什麼樣的結構是最穩定的。每逢周末、節假日,家長可與孩子一起進商店,逛公園,或到樹林裏散步,家長可留心孩子感興趣的商品、書籍、景物等。此外,家長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寫字、畫畫、做手工、修理日用品,一起進行烹飪。一般來說,孩子在與家長共同活動時,其興趣和才能便會清楚地表現出來。

家長在為孩子挑選玩具時,應選擇那種對孩子安全,既可拆卸又可拚裝的玩具,這樣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培養孩子的興趣,他們不僅會對科學知識產生探索的欲望,並且還會明白,學習並不是單調乏味的苦役,而是我們每日每時都可從事的活動,是延續一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