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是每一個科學工作者必備的科學思維觀。
(3)能在新資料的啟發下改變說法
有人對愛因斯坦說:“你今天的講法與前些天不一樣。”愛因斯坦說:“因為今天不是前些天了。”的確,在不同的情況下,隨著研究的進展,新事物、新情況的出現,人的看法、想法、說法就要改變,這也是一個科學工作者必備的思維觀。一個智力超常的孩子就應該做到能夠在新資料的啟發下,改變自己的觀念和想法。例如,有幾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在河邊玩水。一個小學生說:“木塊能漂起來,因為木塊比石塊輕。”
另一個小學生說:“嗯,鐵塊比木塊重也漂不起來。”
第三個小學生說:“大輪船就是鐵的,怎麼可以漂在水上呢?”
第一個小學生說:“因為輪船在開動吧!”
第二個小學生說:“也許輪船底部是木頭的,上麵是鐵的,你看木塊上放個石頭也沉不下去。”
(4)要用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科學原理都是人們經過觀察、實驗,在大量證據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個智力超常孩子提出的觀點決不是想當然的,而是有大量證據,並且能指出自己是怎樣根據這些證據得出結論的。就是提出假設也會利用證據。
(5)懂得科學原理的局限性和科學的發展性
每個科學原理在廣義上說都是有局限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過時,被淘汰。一個智力超常的孩子要明確這一點,要敢於對定律進行提問,並會進行證偽,找到它們的範圍和預測可能的代替物。會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客觀存在的事物,想到將來會怎樣,自己該做些什麼。
(6)懂得科學的內容是普遍聯係的
雖然科學分成眾多的學科,其實它們有著本質的聯係。一個智力超常的孩子,應該有這樣的觀點,並且在學習時把它們聯係起來。例如,有個10歲的神童自學了高二有機化學後,把它與生物學聯係起來,發現生物體內所包含的各種元素如Ce、Na、N、S、P等,正是有機化學中除C、H、O外常遇到的元素。這樣一來,他對無機鹽對人體的作用的理解更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