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張彬鵬

知識分子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先進思想的傳播者,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四有”公民的培養者和優秀精神產品的生產者,承擔著重大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針對從舊社會過來的廣大知識分子製定了“團結、教育、改造”的方針,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由於後來“左”的思想滋長,導致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不斷出現失誤,最終釀成“文革”十年嚴重迫害知識分子的悲劇,給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黨的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戰略的確立,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實現了曆史性的轉變,回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軌道,進入了一個大調整和大發展的時期。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著手糾正在知識分子問題上一連串“左”的錯誤,全麵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製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方針,翻開了新時期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新篇章。而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在知識分子問題上繼續堅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進一步提出“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為完善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作出了巨大貢獻。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積極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確立科學人才觀,有力的提升和深化了黨的知識分子政策。

一、十一屆三中全會與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調整和充實

“文化大革命”不僅阻礙了我國政治完善的進程,而且嚴重地混淆了革命對象和依靠階級,錯誤地將知識分子劃入資產階級範圍內,從根本上否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在知識分子問題上的探索成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在撥亂反正、徹底糾正“左”傾錯誤的過程中,嚴肅地檢討了在知識分子問題上的嚴重失誤,逐步恢複了知識分子政策的科學論斷,重新確立和充實了正確的知識分子政策。

首先,在科技教育領域打開了撥亂反正的局麵,由此展開了對於知識分子的重新定位,最終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知識分子政策。鄧小平在同中央兩位同誌談話時指出:“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麼上得去?”針對多年來黨內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左”的思想影響,他大聲疾呼:“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反對不尊重知識分子的錯誤思想”。“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後來成為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核心,可以說與鄧小平的反複倡導、不懈努力分不開。

其次,果斷地廢止過了時的“團結、教育、改造”的方針,確立了對知識分子在“政治上一視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關心照顧”(《人民日報》1985年7月18日。)的正確方針。1978年10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召開的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座談會明確指出:“我國知識分子隊伍的狀況已經發生了一係列根本的變化,因此,我們黨在建國前後提出的,以舊社會過來的知識分子為主要對象的團結、教育、改造這個方針,現在已經不適用了。”(《知識分子問題文獻選編》,第48—49頁。)認真解決知識分子的曆史遺留問題,糾正了大批冤假錯案,使不少知識分子獲得“第二次解放”。1978年4月5日,中共中央批準中央統戰部和公安部《關於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請示報告》,決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中組部成立了審查改正右派工作辦公室,領導全國的右派改正工作,為錯劃的“右派”恢複政治名譽,對其工作和生活作出適當安排。到1986年,共解決知識分子各類曆史遺留問題及其善後工作和糾正近年來的經濟、刑事錯案680多萬件,占應解決的93%。

再次,信任、培養和依靠知識分子,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1978年3月,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明確宣布:知識分子的絕大多數“已經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他們與體力勞動者的區別,隻是社會分工的不同。從事體力勞動的,從事腦力勞動的,都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勞動者。[4]1982年,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把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地位與作用載入憲法,在我國是史無前例的。同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的《關於加強中年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工作的報告》,發出吸收那些符合黨員條件的知識分子到黨內來的重要信息。

最後,盡力提高知識分子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提拔德才兼備的知識分子到領導崗位。改革開放以來,各級黨政部門盡量設法為知識分子籌集科研經費,改善工作條件。在知識分子的工資、職稱、住房、醫療等方麵,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做好規劃安排,逐步加以解決。在改善知識分子的居住條件方麵,先把知識分子中的無房戶安排好,在此基礎上,各單位分配住房,要考慮知識分子特別是中級以上知識分子的實際需要,按照他們的工作特點,在居住麵積上給予必要的照顧。各級黨委和政府本著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和德才兼備的原則,培養和選拔了一大批優秀知識分子進入各級領導崗位。僅1987年選拔到縣以上各級領導班子的知識分子,就占當年提拔幹部總數的72.27%。1982年我國縣以上黨政領導幹部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8.9%,到1988年提高到66%,其中省以上領導幹部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達到77%。(曲峽:《當代中國共產黨的知識分子理論與實踐》,石油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頁。)

二、十三屆四中全會與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完善和發展

改革開放進入新時期,我國社會結構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也需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堅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知識分子政策,並對其進行了充實與完善,提出了“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充分調動廣大知識分子的積極性,推動了我國體製改革的深化及各項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