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是中國共產黨立足實際所作出的科學決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一個既有雄心鬥誌,又腳踏實地的目標。雖然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曆史性跨越。但是,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實現從低水平的、不全麵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轉變到經濟、政治、文化全麵發展,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全麵小康,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肩負的任務還很艱巨,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還會很多。隻有自覺地保持和發揚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紮實努力、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黨才能煥發出巨大的生機與活力。才能肩負起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順利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麵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曆史重任。
三、按照“兩個務必”的要求,探索黨的作風建設的有效途徑
“兩個務必”凝結著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深刻曆史經驗,是實現黨的目標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按照“兩個務必”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總結黨的作風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作風建設的內在動力。胡錦濤同誌曾經指出:對於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來說,保持和弘揚艱苦奮鬥的精神,說到底就是牢固樹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因此,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首要的就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我們的頭腦,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要堅定理想信念,把樹立遠大目標與立足當前實際工作結合起來,既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在實踐中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又要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不懈努力,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二)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作風建設的核心內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也是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就必須按照“兩個務必”的要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努力做到職為民守、責為民盡、利為民謀、業為民興、績為民創。要牢固樹立服務群眾的思想,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探索規律,謀劃富民良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要多辦利民之事,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如實反映群眾意願,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要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通過紮實有效的工作,實實在在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
(三)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求真務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作風建設的基本要求。在新的形勢下,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既要勇於探索、敢於攻堅、善於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又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堅忍不拔,紮紮實實地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實踐是個大課堂,人民群眾是這個課堂上最高明的老師。推進改革,促進發展,保持穩定,辦法在實踐,點子在群眾中。各級領導幹部要注重從群眾生動活潑的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策,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全黨大興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的求真務實之風。
(四)堅持勇於探索,不斷創新的開拓精神
開拓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作風建設的客觀需要,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就必須立足於實踐,把握時代特點,用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要努力學習新知識,勇於探索新領域,不斷解決新問題。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不斷學習、探索、創新的過程。麵對新的實踐,我們遇到的新問題就越多種多樣,需要解決的新矛盾就越紛繁複雜,這就要求我們刻苦學習,不斷探索,要保持兢兢業業、勤勤懇懇、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努力做到改革有新突破,開放有新局麵,各項工作有新舉措。
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表明,“兩個務必”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鬥的偉大精神力量,是黨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係的一個重要法寶。新的曆史時期,隻有堅持“兩個務必”,才能戰勝艱難險阻,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曆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