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的軍事思想滋養了後世的軍事家。曆代的軍事人物無不潛心研究、學習孫子,並將所學運用到自己的實戰中。司馬遷總結當時的情況說:“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張良、韓信、諸葛亮、曹操、朱元璋、戚繼光都曾提到過孫子對他們的影響。曹操是曆史上第一位注釋《孫子》的軍事家,我們目前所通用的版本大概就是曹注版本。曹操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諸葛亮也說:“戰非孫武之謀,無以出其計遠。”宋代的王安石甚至說:“但用孫武一二言,即可成功名。”正因為《孫子兵法》的巨大影響,後世對它的注釋亦層出不窮,據不完全統計,曆代作注者凡二百餘家,注本流傳七十餘種。《孫子兵法》對軍事家的影響必然轉化為對戰爭的影響。從曆史上許多的著名戰例中,我們都能看到《孫子兵法》的影響。如齊魏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韓信破趙之戰、吳蜀虢亭之戰、滅亡明王朝的薩爾滸之戰等等,不勝枚舉。近代以降,軍事家對孫武的研究仍是日盛一日。孫中山說:“兩千多年前的兵書,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書便是解釋當時的戰理。由於那十三篇兵書,便成立中國的軍事哲學。”毛澤東說:“孫子的規律,乃至今天仍是科學的真理。”中國共產黨在戰爭中所創立的“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戰法,就是對孫武“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軍事思想的偉大發展和運用。

在國際影響力方麵,孫子可能是僅次於孔子和老子的中國思想家。迄今為止,《孫子兵法》的外文譯本已經有二十多種。在世界上所有的軍事院校中,《孫子兵法》都是必修科目。受孫子思想影響最大的國家是日本,也是日本人首先將《孫子兵法》介紹給了全世界。日本著名的軍事家如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無不熟讀《孫子兵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德皇威廉二世在被廢黜後讀了德文版的《孫子兵法》後,掩書長歎曰:“是我二十年前讀到這本書,何至於有今天這樣的結局?”在20世紀90年代進行的海灣戰爭中,美國人的戰略戰術無不體現出孫子兵法的計策,無怪乎有一位美國記者調侃說:“海灣戰爭中總有一個兩千五百年前的中國人的身影出沒,這個人就是孫子。”美國戰略家約翰·柯林斯在1972年出版的《大戰略》一書中說:“孫子是古代第一個形成戰略思想的偉大人物。”這樣的評價恰如其分。

孫子被譽為“百代談兵之祖”,《孫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軍事著作。是孫子首先將戰爭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也是他第一個係統地闡述了戰爭的普遍規律。就目前的情況看,還看不到人類消滅戰爭的理想實現的哪怕一絲曙光。如此說來,孫子的影響隻會增大,不會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