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赴中秋宮宴(1 / 2)

八月十五,皇家要設宴款待各位臣眷,以示恩寵天下。今年陛下出征蒙古,雖然己然得勝,但卻要在建設中的北京逗留月餘,在九月份班師還朝,所以,今年的中秋宮宴,如乞巧節一樣,由王貴妃和太子朱高熾主持,地點由往年的太和殿改在了交泰殿舉行。

與乞巧節不同的是,中秋宮宴要比乞巧宮宴的範圍要廣,參與者眾,不屑參加乞巧節的王侯伯府夫人、連外地歸來述職的官眷們俱都參加,就駱府而言,楚、寒、如、玉、冰五個卿小姐俱都參加進來。

燕喃所不知道的是,在平靜的暗潮湧動的表麵下,還與乞巧節的分別就是,燕喃比那時要有名氣得多--雖然是立誌插在“鮮花”上的“牛糞”這樣的壞名氣。

與她一樣沒好名氣的,還有黔寧王府的沐小將軍,隻不過眾小姐非親眼所見,又不願相信以前的謫仙一下子從雲端跌落下來,俱不願承認這個“事實”。

氣巧節隱含的是加深各府公子小姐交流的意思,所以對階級排位不是太過嚴格;而中秋節隱含的是君臣一心慶太平盛世的意思,階級排位森嚴,東西相排東為重,東側坐著各府當家人,西側是對應的家眷,已經成家卻無官身的男子是不能參加的,如胡穜和陳伽笙隻能缺席。

駱少謙是從五品,在他之前有上百號的官員及家眷,在他之後,隻有十餘位六品驛丞等,其中有馬馳一家,田雨嬌一家,賀子期亦是六品,因是獨自一人,很謙讓的坐在了東側的最末位,燕嗔與其僅隔了五席,斜斜而望。

和燕喃一席的,是駱馬氏和駱寒卿。駱楚卿與駱如卿、駱玉卿一席。不知是燕喃有意無意,駱寒卿的對麵正坐著馬馳和馬竣二人,二人總是不經意的眼光輕掃,含情脈脈,臉色緋紅。

寒卿與馬竣之事,因燕喃的“成全”,二人已經合了八字,馬府已經責了官媒來駱府提親,估計不久之後就會好事將近、辦婚禮吃喜酒。燕喃覺得甚是好笑,時不時打趣寒卿,到最後,原本小鳥依人、含羞帶嗔的寒卿竟然也可以做到臉不紅氣不喘了,人,果然是欠練的,燕喃欠抽的想著。

麵前的食物擺得豐盛漂亮 ,顏色、品類、口味俱都經嚴謹搭配,隻是在口感上卻連昨日的黔寧王府還不如。

因為宮宴太過嚴謹,經過多層查驗環節,外加交泰殿夠大夠長,等滾燙的熱菜上得燕喃身前,已經涼得透透的了,燕喃隻得吃五仁月餅等糕點和一些水果。

為了迎和節日的氣氛,遠遠的望見前殿,時不時上去一位官小姐表演助興節目, 這是一個絕佳的表現機會,表麵上是讓小姐們露臉,實則與選秀無異,讓男子們挑來選去,被看中了男方好上門提親。

第一個自告奮勇站起來的是蹇玲兒,但見換裝出來的蹇玲兒,穿著一身火紅火紅的小襖和喇叭褲,足尖點點,身子盈盈,在一隻大圓皮鼓上輕盈欲飛,似火凰,如烈焰,熱情奔放,鼓聲陣陣,節拍歡快,竟帶著濃濃的異域風情,配著金陵第一美人的容貌,真真的看直了看官的眼,舞蹈結束後,許久才反映過來,爆發出讚歎聲和掌聲,當然,也有一些男子們的非份之思和一些老婦們的致疑聲。

接下來是禮部尚書家的嫡女呂芳,她應了節日氣氛,彈了古箏曲目《春江花月夜》,曲調委婉,如歌如訴,又應和著中秋節的氣氛,博得一片喝彩。

說起彈古箏,原本是陳伽笙彈得最好,可惜她己嫁入胡府,算是退出金陵“貴圈們”的競爭了,眾小姐們恐怕暗含著勁兒重新爭奪這“金陵第一才女”的稱號了。

果然,接下來有好幾個不服氣的少女們都彈奏起了古箏曲子,或歡快淋漓,或委婉清麗,隻是聽得多了,不免讓人感到有些乏累。

貴妃掃了一眼眾小姐,掠過思蝶,複又轉了回來,對著一幅躍躍欲試的思蝶笑道:“思蝶不遠千裏回京來,不知要表演什麼節目呢?”

思蝶興奮的站起身道:“娘娘又再取笑思蝶了。思蝶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說完向身側的一個宮女低聲吩咐了兩句話,也不換裝,直接站到殿中,對著王貴妃深施一禮道:“娘娘,思蝶有個不情之情,不知貴妃娘娘能否答應?”

即知不情之情,還請什麼?貴妃寬容的笑了笑,道:“說吧,什麼不情之情?”

“娘娘,眾小姐俱都準備了擅長的節目,難免失了新意,不若準備琴、畫、詩、舞、樂五藝紙簽,抽到哪個表演哪個,抽到詩的,就結合節氣做詩一首;抽到舞的,就即興跳舞一段;抽到歌的,就要唱歌一曲如何?”

王貴妃上下掃視了一眼思蝶,不由得笑道:“思蝶,本宮知道,你可是不通音律的,萬一抽到了曲子的簽子,你當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