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墓驚魂(3 / 3)

李淵見這大好河山得來不易,勵精圖誌,善待天下百姓。百姓得到厚主,莫不頂禮膜拜,所到之處更是讚不絕佳。誰知天物弄人,幾個兒子為得寶座,骨肉相殘,以至引發之後的玄武門之變,親情早已不再,原來親情是如此廉價。此後又有多少人為此爾虞我詐,製造人間悲劇,演譯生死離別。唐氏江山演譯的都是同室操戈之事,也就此產生了帝王之中的傳奇,一代女皇武則天,顛覆曆史傳統,成為當今世上唯一的女皇帝。貴族婦女也紛紛以武則天為傍樣,爭相效仿,在政治權力鬥爭上結黨營私,煞費苦心。

上元元年(674),高宗號天皇,皇後號天後,天下人謂之“二聖”。自此,高宗形同虛設,唐朝權柄,盡在武後則天掌握之中。

從上元元年(674),則天以“天後”之尊開始執政,至天授元年(690)正式稱帝的16年中,武氏為當皇帝做了大量的長時間的準備,采取了多種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繼承上,高宗想禪位於長子李弘。武後則不念母子之情,將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賢為太子。李賢被高宗委以臨國之任,處理政務頗為精幹,武後則廢李賢為庶人,立三子李顯為太子。弘道元年(683),高宗卒,中宗李顯剛剛繼位,武後則以皇太後名義臨朝稱製。一年後便廢掉中宗,改封廬陵王,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睿宗。李顯、李旦都是昏庸無能之輩,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處處受製於武後。

其次,是修改《氏族誌》為《姓氏錄》,原來連《氏族誌》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錄》中,卻定為姓氏的第一等,這並沒有改變門閥觀念,隻是武則天為了提高武的地位的一個表現。

再次,是變更官名,改東都洛陽為神都,為自己登位稱帝,建立新秩序,邁出重要的一步。向舉國表示自己大位一統至高無上的權力。武後的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許多士族官僚的反對。柳州刺史,唐初元勳徐世績之後徐敬業,召十數萬兵馬率先於揚州發難,名著一時的《討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衝在博州,越王李貞在豫州也相繼反武,舉兵討伐。則天武後對此毫不手軟,堅決鎮壓,在她的直接指揮下,這些叛亂很快平息,徐敬業、李衝、李貞等主要發難者,或死於戰場,或被捕殺,無一幸免。

恐怖的斬殺,廣泛的株連,充分地暴露出武後的冷酷果斷。

公元690年,武則天認為親臨帝位的條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廣造輿論:“武後為彌勒佛轉生,當代唐為天子。”接著又一手導演了,以唐睿宗為首的六萬臣民上表勸進,請改國號的壯舉。至此,水到渠成,則天武後在“上尊天示”、“順從眾議”的“萬歲”聲中,登臨大寶,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夙願,改唐為“周”,自號“聖神皇帝”。這年,她已是67歲的高齡,武則天登位稱帝。後宮之中,一男一女隨著琴聲的高潮,加快舞步的變化,剛烈之中又不乏陰柔之美。一振掌聲響起,一男一女結束舞蹈,男子款款走到武則天身邊,跪在地上把上半身靠在武則天身上細語輕說道“殿下,我要一座府詆,皇上給是不給”他是武則天現在最寵愛的男寵,不管提什麼要求都不會過分。“你說吧,你想要誰的。”男寵也不忌憚什麼,脫口而出“就要前朝於大人的那座”話剛說完女皇便勃然大怒,嚴勵大喝道“你平日做的事,我是不知道嗎?我隻是顧全你的臉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現你又提出如此無理要求,於溧傳乃是前朝的重臣,也不看看自己是何等身份,退下!”事情沒辦成,反而因此惹怒了女皇,以他的性格又不想就此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