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若瑤想知道的不止這些:“皇上,奴婢在泉州聽聞過程延仲此人,他真有皇上說的那麼英勇,招南明皇帝喜愛嗎?”
順治帝站在他的立場說:“英勇談不上,逆賊倒是一個。他在東南,江南,華南一帶,聯合一群各懷異心的頑寇,妄想反清複明,立誌要恢複朱明王朝。結果他們是興風作浪,負隅頑抗而已,被我大清一一殲滅,卻害得我大清損兵折將不少。程延仲此人雖對前朝忠貞不渝,卻看不清大勢已去,真是可憐了一員猛將,若歸順我大清,不會虧待他的。”
蘇若瑤懂程延仲的心:他忠於大明,就不會歸順你大清。
蘇若瑤還是聊天似地問:“皇上,這程成功最後有無被降服啊?”
順治帝感覺今日蘇若瑤這麼有興趣和自己說話,可能是對自己的愛有好感了,看來真不負我一片苦心,順治帝和她說開了:“沒有抓到他。後來程成功看清局勢,連福建也受不住了,就退守台灣,趕走荷蘭人,算是收複了台灣。可他居功自傲,霸著台灣,廈門,金門,堅決不上岸,不易服,不剃發,在那彈丸之地的島上做著他的國姓爺恢複朱明的美夢。”
蘇若瑤想走上前去將順治帝推倒:你若有本事,就去台灣趕走荷蘭人,收複台灣啊,台灣就是你的。現在人家收複了,你又逼著人家交出,歸順你,無恥。坐著說話不腰疼!
蘇若瑤的想法是婦人之見,但她的立場和政治觀也隻能想到這個層麵:延仲是英勇的,他完成了霸業,超越了他的父親。
順治帝說得興奮,不管旁邊的董鄂氏臉色難看,繼續說著他以為蘇若瑤愛聽的:“朕不信程成功能堅守台灣,不登岸。他的父親程迪智和他的幾個兄弟已在大清手中,程迪智現在就在北京。程成功如果是孝子,就應當為了他父親降清!”
蘇若瑤聽著順治帝的話已覺得耳邊“嗡嗡”作響:這麼一說,一官被囚禁了?延仲是不會投降的,他絕不會。那麼一官會怎麼樣?
順治帝還在滔滔不絕地講,蘇若瑤已什麼也聽不到了,她心中背負著愧疚,不安,思念,“轟”的一聲,一下暈倒,不省人事。
醒來後,貴妃董鄂氏在旁,無情地對她說:“蘇希仁,你隻要給我牢牢地抓住皇上的心,可別有什麼妄想。要知道自己的身份,你是漢人,皇上再喜歡你,你也成不了氣候!”
董鄂氏,我才不想呢,你多為你自己想想吧。
蘇若瑤想著自己要離開紫禁城去看望被囚禁在北京的程迪智,但又怕董鄂氏對小木不利,那麼就先想個辦法讓小木安全,可能有什麼辦法呢?
她來到小木的房間,見他咳個不停,臉都紅了,似乎病的不輕,“小木,你這風寒,該喝藥啊。”蘇若瑤想過去看看他究竟如何。
小木讓她別過來:“蘇姐姐,離我遠些,我患的是肺癆,會傳染,治不好的。以後,你別為我的事操心了。離開紫禁城,回到你想去的地方吧。”
“小木,真的是這樣嗎?再見。”蘇若瑤流著淚離開了。
小木無望地說著:“蘇姐姐,不是再見,是永別了。”
幾天後,蘇若瑤得知小木死了,吞下眼淚的她一直在尋找出宮的機會,很快等到了。攝政王多爾袞來找順治帝談話,談得很不順,但對這位多次遇見的宮女卻是另有一番意思。而蘇若瑤,也在擠眉弄眼地向他傳遞信息,多爾袞對著順治帝高高在上地說:“這個宮女,送本王出去!”
“是。”蘇若瑤答應了,這正合她的意。
順治帝很惱火:多爾袞,你不得朕的同意就擅自命令朕的宮女,而且不是普通的宮女。
蘇若瑤送多爾袞出紫禁城,徑直上了多爾袞的馬車,這一去就再沒回來。馬車裏,已年近四十的蘇若瑤駐顏有術,還能得多爾袞的讚美:“當年進入紫禁城時,應該把你留在身邊,而不是讓你留在宮裏,讓我們相離了這麼多年,以前在宮裏見到你的每一麵,我都記在心裏。”
蘇若瑤點點頭,笑笑,表示同意,但什麼也沒說。
在多爾袞的王府,蘇若瑤還是以丫環的身份伺候著多爾袞,但這都不是她所在意的,她欣喜的是:這麼多年,終於可以出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