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皮膚漸好(2 / 2)

“願你我都如此,許大夫,可若瑤對你不知以何言謝。”蘇若瑤說:“延仲的金銀瓷器這些俗物隻怕會玷汙了你的醫德。可我們也拿不出什麼來感謝你,隻好以俗物謝雅德,還請您別辜負我們的一片心意。”

“蘇姑娘好好休息,別說了。心意我領了,禮物我不會收的。老夫要回去吃年夜飯了,先告辭了。”許大夫跑著說。

“程安,把金條和花瓶送到許大夫的醫館去。”程延仲說。

晚上是程家的年夜飯,程安和周福雲準備好了一頓豐盛的。但程延仲想和家人一起吃,以彌補小年夜那晚的缺席。他見周福雲和程安兩人有說有笑,怕蘇若瑤寂寞,便說:“一起去吧。”

“可我戴著麵紗。”蘇若瑤說:“萬一他們又笑話我、、、、、、”

“大年夜的,沒人說這些話。”程延仲說。

確實沒人嘲笑蘇若瑤戴著麵紗,但是迎麵而來的是各種鄙視的目光。張氏對程延仲帶著蘇若瑤入席是極度不樂意,但又不便直接將蘇若瑤趕走,免得神魂顛倒的程延仲又當眾大鬧建安廳。

程迪智對蘇若瑤的意思現在很複雜,連他自己也弄不麵白了,她已是兒子的女人,懷著自己的孫子,自己還對她如此憂心忡忡,難道就是為了曾一時糊塗對她犯下的錯而恕罪嗎?

今夜大年夜他還是隨了他夫人的意思。張氏把飯席的主角放在曹如嫣身上:“今夜的年夜飯我們程家迎來了一位新人,就是新媳婦,如嫣。”

程延仲想說“大娘,還有若瑤呢”。但他的話被張氏壓下去了:“如嫣,這些菜多是你喜歡的,盡量多吃點,養好身子,將來好為延仲生兒育女。”

二夫人也忙著給曹如嫣夾菜:“如嫣,這話是真的,給娘添個孫子孫女,娘都喜歡。”

蘇若瑤想起二夫人也曾這樣對待過自己,可如今自己三個月的肚子在她麵前卻被視而不見。

程迪智今夜覺得自己不便與程延仲多說,因為他帶著蘇若瑤,怕冷落了曹如嫣。他就為了家族利益,與董家的關係,對曹如嫣說:“如嫣,在程家哪裏不好,不舒適,就與爹娘說,爹娘給你一切安頓好。”

曹如嫣一一致謝:“爹娘和延仲對如嫣都關照有加,如嫣在此有如在自家溫馨舒適。倒是爹娘的倍加關愛讓如嫣受寵若驚。”

蘇若瑤這邊,隻有程延仲給她夾菜,什麼是可以吃的,不可以吃的,程延仲都照著許大夫所說,夾給她吃。

張氏見這樣,便推推程迪智,程迪智不想多說,他隻覺得延仲對若瑤好,就是他想看到的,他隻像樣地咳了兩聲:“延仲。”

程延仲知道程迪智的意思:“爹,延仲給您敬酒。”

然後程延仲給坐在自己右邊的曹如嫣夾菜,說:“如嫣,你這些日子還好嗎?”

這才是曹如嫣想要的:“延仲,如嫣就盼著你學業有成,光耀門楣。至於如嫣自己,在延仲的事業麵前,一切都微不足道。”

桌麵上觥籌交錯,相互問好,吉祥如意的話連篇不絕。眼前,耳邊都是笑聲喧嘩,熱鬧非凡,蘇若瑤卻倍感孤獨,寒冷。但又不能餓著孩子,她輕輕掀起掀起麵紗,吃飽飯後就起身離去。她既沒有向程迪智夫婦問好,也沒有道別,眾人都順著老爺夫人的意思說:“沒教養的丫環。”

蘇若瑤離席,程延仲也坐不住,走到二夫人身邊說:“娘,幫我照顧一下如嫣,兒先走了。”然後對程迪智夫婦說:“爹,大娘,延仲已飽,就先告辭了,各位娘,弟弟,妹妹,請慢用。”

“延仲,你吃飽了就帶著你六弟玩一會不行嗎?”張氏說。可程延仲已經出去了。麵對程延仲這樣不顧禮數,桌上有氣的人隻能把氣埋在心底,臉上強顏歡笑。

程延仲哪都沒想,徑直去了惋春園。蘇若瑤在蓮池邊折紙船,程延仲輕輕走過去,可蘇若瑤還是聽到他的腳步聲:“延仲,你來了。對不起,我中途離席,怕是不妥吧?”

程延仲問:“沒事,我知道這飯桌上你不開心。若瑤,你來到蓮池邊折紙船做什麼?蓮池的蓮花都已凋謝,毫無觀賞可言。”

“折紙船給我的若琪妹妹,陪她過年。我們是因為家鄉旱災才跑出來逃荒,所以若琪特別喜歡有水的地方,可以劃船。延仲,若琪已過世,你若覺得這大年夜說她不吉利,就先回去吧。我在此陪她。”蘇若瑤想著妹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