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敘點了點頭,“十五年前舊案的當事人如今大部分都已不在,不過真相並不會隨著先人的逝去而埋沒,在下不才,願意嚐試揭曉一二,希望夫人能夠配合。”
“你要問什麼就問吧,這麼多年過去了,就連……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呢。”夫人撚了撚手上的佛珠,微閉雙眼輕聲道。
鍾離敘又是一拜,然後繼續說道:“十五年前,薛家在江湖上也算得上是名門世家,薛家主雖然年紀輕輕就晉級一流之境,但是一個二百多人的家族想要選出一位家主,顯然並不會隻顧慮到其武功進境如何。薛家主倘若是一個空有武力,卻無智謀,衝動行事之後隻懂得龜縮在家的懦弱之輩,那這麼一個大家族推選他為家主就未免太不明智。”
他專注地盯著薛夫人,聲音沉穩,“約戰**高手,戰敗後就殺害其家人泄憤,事後卻又後怕得躲在家中不肯露麵……這樣的行事風格,就像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隻瞻前而不顧後的十幾歲少年的行為一樣,無論怎麼想,都有些不合情理。所以一開始聽到十五年前薛家主的事跡時,我心中就存下了一些疑慮。
但其實推選一位不滿而立之年的年輕人做家主,這樣的事情在江湖上本身就不很常見。因為身為家主,首先應該具備的品行就是‘德高望重’,才能夠以其德行服眾,威懾眾人,乃至管理好一整個家族。常言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齊家,首先要修身。所以通常情況下,家主的繼承人至少也要選擇三十五歲以上的人選才對。
當然,此種情況也並非沒有例外,那就是這個繼承人已經優秀到年紀輕輕就足以服眾,族中諸人都很信任他能夠管理好整個家族;或者就是這個家族已經人丁凋零到除了這個年輕人之外再沒有其他適合繼承家主之位的人。”
黑色夜幕下,秋風習習中,院內與院外,擠擠挨挨的人群全神貫注地聽著鍾離敘對十五年前震動武林的薛家一案侃侃而談。
“那麼,薛家屬於哪種情況?”鍾離敘看著薛夫人抱歉道,“薛夫人,很抱歉,請恕我直言,以當年發生的那件事看來,薛家主想必並非第一種情況,是嗎?”
薛夫人沉默了半晌,幽幽道:“事實的確如此,有什麼好抱歉的。夫君於武學之道上或許有些過人的天分,但要說智謀,隻能說有些自以為是的小聰明罷了……否則又豈會得到那樣的下場。”
“如此一來,我順理成章地就會想到第二種可能,那就是薛家除了家主薛茂之外,再無其他人適合繼承家主之位。但薛家可是一個二百多人的大家族,要說人丁凋零就未免有些可笑。於是,我拜托潘捕快幫我查詢了一下當年薛家的情況。
這才發現,薛茂之前的家主就是其祖父,江湖上人稱‘天罡槍’的薛正信老前輩。當年薛家不過一個百十來人的三流小世家,正是在薛老前輩的帶領下,才達到名震江湖的聲望。可是在薛茂登上家主之位以前,雖然薛老前輩仍是家主,卻早已多年未在江湖上露麵,直到薛茂成功晉級一流高手,薛家才傳出薛老前輩過世的消息。
而薛茂之所以能夠成為家主,就是因為其父親一輩的兄弟八人,要麼性格懦弱無能,要麼喜歡流連花叢,要麼就是安於享樂之徒,總之細數之下,居然沒有一個是夠得上三流的武者,以至於當年江湖上紛紛傳言,待到‘天罡槍’薛正信百年之後,薛家再無人能拿得起薛家槍。甚至早在薛老前輩不露麵的那幾年就有人猜測他早已過世,隻是薛家害怕其威名有失,隱而不發罷了。
結合這幾點,我大膽猜測,當年薛老前輩恐怕確實早已仙逝,下一輩中卻無人能扛得起薛家大梁,而薛家眾人又早已在薛老前輩的護衛下過慣了享受的生活,所以直到薛茂成為一流高手足以庇佑薛家,才敢放出薛老前輩已經逝去的消息。薛夫人,請問我猜的對嗎?”
薛夫人微閉著雙眼,手撚佛珠,仿若一個最為虔誠的信徒,輕聲道:“當年薛家祖父早在過世之前就留下遺訓,命其大弟子孟良繼承家主之位,可是薛家嫡係一脈害怕他這個外姓人趁機搶奪薛家財產,不僅無人同意,還用計陷害趕走了他。孟良走後,祖父的其他弟子因為心寒,大部分也跟著走了,就算是礙於祖父情麵留下來的,也搬到了府裏最偏僻的角落,名為閉關,實則隱居起來,再不過問府中事。偌大一個高手如雲的薛家,就此分崩離析,對外卻依然吹噓隱瞞。”她眼中滿是滄桑和遺憾,“如果當年繼承家主的是孟良,也許就不會是那種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