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財蜜給你把個脈——工資去哪兒了?(2 / 2)

假設你從現在開始每月拿出1000元本金來投資,年化收益率保持在5%的水平:

10年後你就擁有了——15,8480元;

20年後就是——41,6630元!

(好吧,這是數學不好的周刊君自己拿計算器算的,信不信由你,反正就是很多、而且越久越多)

四、入不敷出

@TS:我基本上現在的狀況是,工資還沒發,就已經知道工資馬上就要花。

@綠果:第一時間轉了火雞,這是來她理財後學會的,不過這些錢也存不了幾天,都等著房貸、信用卡等等轉賬呢,基本上早早安排花出去的節奏,也就沒有以前的快樂了。剛上班時,發了工資會提點兒現金出來,去超市掃蕩些零食,很滿足的。

現在很多盆友賬單早在工資發下來之前就安排好了,尤其各種轉賬剩不下的情況一定是有大額投資哦,比如房貸啊神馬的,保持資金有一定杠杆率很重要,負債不都是壞事哦,某種程度上也是防止亂花錢的方法耶,不過前提還是要精明投資,莫走了彎路。

五、合理規劃

@小小葵花:先看工資有多少,拿著工資條核對是否扣款提成等有錯,再分配這個月生活費需要留多少,存得到多少,最後怎麼存(貨基,股基,或者其他),然後下班回家將這些分別計入相對應的excel表格裏。

@Hmily:發工資後,第一件事兒就是記賬,這是來她理財後才有的意識。然後就轉入寶寶了。家裏大的支出一般都是用老公的工資了。

@小狗一一:還記得第一筆工資,雖然扣完五險一金隻剩下一千多,還是硬生生地攢了700去銀行做零存整取;現在改為每個月定投了。

@偶遇風雨總是晴:第一次發工資,就是直接去超市購,不知不覺就花個一半出去……現在嘛……馬上登網銀,把錢賺餘額寶,買國債的,還款的,定存的,搞得哼哼的。安心了。繼續上班,該幹嗎幹嗎。

大家有沒有發現,上麵這些財蜜都是家裏的“會計”耶。發工資後馬上開始規劃各類開支。對於掌管家庭經濟大權的主婦,這兒有個小建議哦。

根據長期的理財實踐,對於中高收入家庭(比如說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人們總結了一個經驗規則,來簡單易行地規劃家庭收入——4321定律。

4321定律指家庭收入較理想的分配方式,是指:將總收入分成4份,40%用於供房及其他項目的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存款,作為基本保障和應急金,10%用於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