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苦逼的人生不需要悲觀(2)(3 / 3)

“今年打算考北京市的公務員,先拿到北京戶口(男朋友沒有北京戶口),在做公務員期間把兩個孩子生了,生了小孩之後再考慮是否要繼續做公務員。”寒江的想法非常現實,至於當公務員喜不喜歡,未來是不是一直幹下去都沒有限製自己。

她在法學院的本科同學大都選擇讀研、出國,或者考公務員,隻有少部分進律所工作,更早的同學還有一些已經接手家族企業,正式在商界打拚。至於哪個選擇好,“隻要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就都是很不錯的。大學時期的同學基本都還在讀書或者才工作一兩年,也不一定能看出來,隻能說大家都很努力”。寒江覺得,自己這一代人出路很多,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選擇。

艾蘇(化名)是位1991年出生的姑娘,剛剛畢業開始在北京工作。她表示自己從沒有想過考公務員,身邊也沒有這樣做的同學和朋友,對於未來的工作,她更向往處於市場前端的上升期企業,希望成為未來朝陽行業中的一員。

和艾蘇一樣,受訪的90後大都表示不想考公務員,連前文中的寒江也說從沒想過自己會走公務員這條路,隻是迫於解決戶口和購房限製。但是對進入央企、國企大多數人覺得可以考慮,但要看是什麼樣的工作、有沒有趣、前途如何。

他們是靈活務實的一代,和前輩們不同也有更多的機遇和選擇,因此對於90後來說,不要一竿子戳到未來如何、一輩子如何這樣久遠的話題,因為他們還太年輕,都沒有想好,也因為他們早就習慣這是一個變幻莫測的時代,沒有什麼亙古不變的穩定,選擇自己的路,努力就好了。

婚姻?生活質量最重要

90後中即使年齡最大的現在不過25歲,談論結婚生子的話題貌似有點兒早,不過家庭條件穩定的女孩子中對婚姻有所準備和期待的人也不在少數。比如1991年出生的安宜(化名),今年準備和男友共同去美國讀研究生,雙方都已見過對方家長,有結婚打算了。

“理想的結婚時間是26歲以前,生子時間是30歲以前。因為比較喜歡安定的生活,並且這個時段生育的話對母親和孩子的健康來說是最好的。結婚對象的話希望是和我同時代的人,年齡差距不要超過10歲,否則覺得交流起來會有一定的問題。”安宜對婚姻的想法很切實,根本不像剛本科畢業未入社會的學生。

她表示自己非常重視家庭的和睦,“等到結婚以後最關心的問題肯定是家庭生活的質量,比如夫妻之間的感情,彼此能否默契地生活”。

在家庭開支管理方麵,她覺得:“如果結了婚,希望是兩個人共同管理錢財,重大的開銷一定要商量之後決定。至於平時的開銷可以由女方管理,比較方便一點吧,因為家裏的支出很大部分是女方的支出。”

說實話對婚姻的這些見解即使放在早已麵臨結婚生子的80後,甚至中年期的70後身上也不能讚同更多了。不任性、不嬌嗔、沒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不論選擇打拚事業還是結婚生子,90後都在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像他們說的,“一直努力就都挺好的”。

當然,很多90後還沒有考慮過婚姻的問題,就像有人說的,“對象還沒影兒呢!”“先想辦法養活自己再說。”不過對婚後生活質量的要求他們都很認同,沒必要為了安穩而結婚,也不會為別人眼光和家庭壓力去結婚。

就像他們說的,“生活就是追求充實吧。有事做、有新鮮段子聽、有閑情,至親在世間、至愛在身邊、朋友散在天涯各處,愛過的人都成(過眼雲)煙。如果真要有特別想做的事,便是帶著感恩將世間各種美景都去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