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驕陽
「年輕的時候想過去做地質勘探隊員,在山野裏探險……現在隻要家人過得好就行了。」
“房子必須得有啊,買下來就能享受了,而且買得早也沒有太多壓力;車子倒無所謂,買了還得花錢養著。”
20世紀70年代是中國政治經濟轉型的一個關鍵時期,隨著1978年改革開放政策的逐步推進,我們迎來了中國高速發展的黃金周期。生於這個轉型期的70後們也在這波市場經濟的大潮推動下快速地成長起來……啊,我是不是寫得太正經啦!哎呀,總之70後機遇挺多的噠,如今他們陸續步入了不惑之年,處於人生高峰期的他們對於說走就走的夢想和腳踏實地的人生是腫麼看的呢?
【夢想篇】
1.關於偶像
“我特別崇拜科學,覺得做科研是最偉大的事情,愛因斯坦是我的偶像。”
“我崇拜劉伯承,我認為他是中國非常偉大的一位軍事理論家。”
“居裏夫人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我覺得研究科學和物理學的科學家都非常厲害。”
“我青春時期的偶像是切·格瓦拉,盡管他的生命永遠停在了39歲,但是他永遠活在那些擁有叛逆精神的年輕人心中。”
“那個年代的人估計都喜歡過山口百惠吧,而最讓我欣慰的是站在百惠身邊為她打傘的這個男人依然是三浦友和。”
2.關於理想
“我年輕時的夢想是做一名教師,後來我實現了這個夢想。現在我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去研究曆史。”
“年輕的時候想過去做地質勘探隊員,在山野裏探險……現在隻要家人過得好就行了。”
“希望老人身體健康,孩子健康成長,工作無須掙太多的錢,安穩就好。”
“我現在的理想就是盡快實現財務自由,然後出去旅遊度假,讓自己過得輕鬆一點。”
“我希望我能不固定辦公地點、不固定工作時間、開放式工作,生活得相對自由一些。”
【采訪點評】
曾經擁有許多高大上的理想,在心中默默渴望用科學改變世界。時光荏苒,70後現在的理想都很貼近生活,基本上都是關於家庭和工作方麵的事情。他們不再執著於年少時不切實際的夢想,而是專注於當下比較容易實現的具體事情。他們比較容易滿足,多數人都覺得隻要過得平安健康就好。當然,如果可以的話,他們也渴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希望多一點時間去旅遊度假、享受自主支配的生活。
【現實篇】
1.關於工作
“有時候會有些小困惑,比如什麼時候該跳槽了,自己是否具備跳槽的能力啊,然後一猶豫就錯過了機會。”
“工作上最不愉快的事情就是沒有太好的方法去提高工資。尤其是有些能力不太行的同事,工資卻比自己高,這種事情就是最氣人的了。”
“年輕時我並沒有認真規劃過自己的職業,沒有特別去打拚事業,所以也就沒有爬上什麼了不得的職位,不過趕上了機會通過員工股賺到了錢,現在來看,順勢發展的結果也挺好的。”
“我覺得在外麵打拚創業太辛苦,不如現在在央企做經理來得輕鬆,不用背指標壓力也不大,這樣就挺好。”
“我是自己出來創業的,我認為堅持專業性還是跨專業發展是工作中最難選擇的事情。”
2.關於物質
“房子必須得有啊,買下來就能享受了,而且買得早也沒有太多壓力;車子倒無所謂,買了還得花錢養著。”
“如果可以再選擇我還是會花大錢去買房,那會兒便宜啊,而且現在看來買房子是這些年來最大的投資機會了。”
“從社會角度去看,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的出現確實表現出了機會不均的問題;但是從做生意的角度來講,和他們合作會有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