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花了不少,生活還是原地踏步

@班主任來了

我住在一線城市,我單身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我有一份體麵的工作月入10000大洋,但是我沒有存款,也沒有優渥的生活……到底哪裏出了問題?過好日子就隻有升職加薪一條路嗎?其實,你是因為不會花錢,沒錯!就素花錢!

台灣首富大老板王永慶說過,賺1塊錢不是錢,省1塊錢才是錢。可是對於收入曲線和開支曲線都在上揚的我們來說,不僅賺得多才可能過得好,會賺還要會花!而且,很少有人能賺到花不完的錢,所以學會花錢也很重要。

舉個例子:

在某一線城市的D小姐工作4年,月收入10000元,在同齡人中賺得不算少。但她覺得自己真沒過什麼高大上的日子,“不過想吃什麼就吃點兒什麼罷了”,每月也沒有多少節餘。

——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舉某一線城市的菇涼的例子呢?是因為我們愛得深沉吧?不是,是她們花得太多了、誘惑太多了、機會也太多了!

她的每月支出結構:

滿滿當當,10000大洋全沒了。不過,D小姐的這個支出情況,也是可以調整的:

1.同類消費重疊,可壓縮

寬帶、有線這些固定支出占到了每月收入的4%,也就是400元,這部分開銷很高也沒有必要。由於裝了最大的有線寬帶22M,1780元/年,但大部分時間在公司上網,家庭寬帶可以改成2M,499/年,或者4M,799/年。

固定電話月租費25元/月,現在大家都用手機聯絡,可以取消。

有線電視費216元/年,母親來住時開通的,酌情保留。其實也可看網絡電視啦。哈哈。

2.日常開銷大項變小項

去超市時順手拿的零食吃了一次就丟在家裏,習慣到公司前在樓下買杯星巴克,中晚飯都在外麵吃一天至少50元……

日常開銷4000元/月,即使是在首都也不算少,適當自己做飯,去超市時根據清單購買,每天一杯咖啡可以改為自己做。你沒聽過嗎?一杯拿鐵的成本隻有5元錢。

3.額外支出要慎重

1000元/月的額外支出是個平均數字,有時是買了件貴的衣服,有時是和朋友出門玩一趟,或者遇到請客吃飯。這些額外支出不是經常有,也不經心,它之所以存在就是你“想花錢”。

4.服裝和化妝品需理智

服裝和化妝品大概是女孩子最不想省的錢,但是如果跟風、無計劃購物也會浪費很多錢。

5.房子保證生活品質

不想讓自己太辛苦,也不想合租,D小姐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個一居,這部分開支關係著生活品質,應該保留。就是別忘了學會跟房東討價還價。

看過D小姐的例子,你覺得自己和她有點兒像嗎?生活中有很多壞的消費習慣,都會成為漏財陷阱,對生活品質也無益。

看漏財行為大列表:

1.衝動是魔鬼

那件衣服真漂亮,500元也在預算裏,拿下!殊不知,自己沒有一件衣服、鞋子、包包和它配。然後又花了1000元買了一堆搭配品。

2.重複消費的收集症

你有多少條緊身牛仔褲、多少雙黑色高跟鞋,或者多少件灰T……其實它們搭起來效果都差不多。

3.跟風消費

買了iphone4s,又買了iphone5,啊!現在5s又降價了,下半年還要出iphone6!親,你又不是軟件測試員,即使二手貨能賣掉,也損失不少吧?

4.貪圖便宜

雙11搶沒用的東東了嗎?雙12呢?買了後一年沒想起來的東西有多少?壓箱底或者隻用一兩次的東西借就好了!

5.貌似便宜的提前消費

那些年卡、會員卡、包月服務、團購……折合一下很劃算,但是有多少是物盡其用了?

6.犒勞自己要理性

生日,送自己個名牌包吧;結婚紀念,買件首飾吧……各種紀念日都是漏財的小陷阱,不要找理由給自己購買不必要的奢侈品哦,可以用其他方法哄自己。

7.場麵消費

因為麵子在高檔餐館請客吃飯,送紅包成為那個拿最多的,諸如此類的行為不值得提倡,有理有節才有真朋友,才有麵子。

8.不知不覺就花了

一杯咖啡、一包巧克力;不想擠地鐵了,打個車吧;晚上不做飯,在外麵吃一頓……這些零零星星的開銷,看似隻是普通享受,30元/天,一個月是900元,一年就是10800元,可以出國旅遊一趟了;投資金融產品,5%的收益的話一年多賺500多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