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麵: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渣不是問題,隻要做自己!
@綠果
我套著15塊錢淘來的印花衫,穿著10年前已經踩爛褲腳、磨破膝蓋並洗得發白的牛仔褲,蹬著結婚時blingbling的高跟鞋,走在三環路上,太陽照得分外清新,風吹得無比自由……
有人說,喂!大姐,你30+++的人了,讓自己高雅點兒吧,起碼有些質感啊!
告訴你,什麼高雅質感都是姐玩兒剩下的,沒有什麼能擋住我那顆愛美愛嚐鮮愛自由的心!
背雙肩包活脫IT民工,拿手包像業務員,穿西裝是賣保險的,姐見過一億萬富翁,騎自行車拎一塑料袋兒……看見沒?窮講究的都是逗逼,真自我那才叫人向往。這世上就無一定之規,用別人的眼光套住自己,才會鑽進所謂精致質感低調奢華等等酸腐詞兒裏。
常聽一些輕熟女講什麼少而精,好像穿件渣衣服就會被人看扁。其實所謂“少而精”,不過是用平價生活COSPLAY白富美,可是你永遠沒有白富美那股不知人間疾苦的無辜勁兒,不過是困在世人庸俗的眼光裏。人生不是什麼選美秀,人生是一個鬥獸場,你要靠實力殺出一條血路,不是臉蛋兒,更不是外麵那件兒衣服。想到這一層,明白了沒?衣服這東西不過是怎麼開心怎麼來,怎麼舒服怎麼穿,哄自己的玩意兒。少而精能怎麼樣?多而渣又如何?
想當年姐一畢業就進了特禿毛又虛榮的行業——媒體。現在地球人都知道媒體人是表麵光鮮內裏窮酸,可當年姐還是一妹子,以為裝逼真能迷惑人,以為穿件兒好衣服就能有尊重。
20出頭去采訪公司老總企業家,夜裏緊張到睡不著覺,早上起來必須武裝上10cm高跟鞋,再裹一件黑西裝自我催眠變身商界女強人。其實,女強人還真不都是電視上演的那樣兒。
記得大學期間坐火車回家,偶遇一位白領姐姐沒訂上機票“落難”火車,全身上下明豔運動範兒,拿著香油瓶子那麼大的紀梵希香水噴蚊子……姐姐在外企做銷售,說自己就愛休閑裝,一次boss委婉提醒她這樣穿不符合公司規定,她說又不是來穿衣服的,拉單子不就得了!她是公司裏No.1的大sales,想怎麼穿就怎麼穿。
Audrey Hepburn曾經說服裝對她塑造角色特別重要,“可能因為我演技不夠好吧。”所以在我“演技”還不好的時候,繼續用衣服武裝自己。
橫豎都不美,就盡量跟上流行抓住時髦,把耳熟能詳的牌子掛身上。“瞧,這是啥啥啥牌兒的,咱可是一路人。”必須承認,在不到30歲還是低薪打工族時,我甚至向往過Armani套裝……OMG,現在覺得50歲都不會穿,就是高級工作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