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激素因素某些激素如雌激素、雄激素、甲狀腺素和皮質激素等可能會影響椎間盤的退變,有研究表明,在100例患椎間盤脫位病犬的T3—三碘甲腺原氨酸和T4—四碘甲腺原氨酸測定中,甲狀腺功能減退病例為39%~59%,可疑犬為10%~20%。
(4)外傷一般不會導致椎間盤脫出,但可作為誘因。
2.症狀頸椎間盤突出的易發部位為第2~3節和第3~4節椎間盤。
由於椎間盤突出會壓迫神經根、脊髓或椎間盤本身,故頸部疼痛十分明顯,患病動物拒絕觸摸頸部,疼痛常呈持續性,也可呈間歇性。頭頸運動或抱著頭頸時,疼痛明顯加劇。觸診時頸部肌肉高度緊張,頸部、前肢過度敏感。患病動物低頭,常以鼻觸地,耳豎立,腰背弓起。多數患病動物出現前肢跛行,不願行走。重者可出現四肢輕癱或共濟失調。
3.診斷根據病史和症狀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則需進行X線脊髓造影檢查或CT等影像學檢查。
4.治療(1)保守療法病初時適用,主要方法是強製休息。可用夾板、製動繃帶等限製頸部活動2~3周,並配合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消炎鎮痛藥物。有神經麻痹者可選用口服或注射B族維生素。保守療法可使患病動物症狀改善,但也有50%左右可能複發。
(2)手術療法在保守療法無效、病情複發、症狀惡化時可考慮手術療法。
頸椎間盤脫位手術治療常用腹側頸椎開窗術和減壓術。前者指通過在椎間盤上鑽孔,刮取突出物,以防髓核再度突入椎管,後者指通過椎板切除術,從椎管內去除椎間盤組織,以減輕或解除對脊髓的壓迫。
下麵以犬為例,介紹頸椎腹側開窗術的手術方法。動物全身麻醉,仰臥保定。頭部用繃帶固定,兩前肢後方轉位。病變頸椎腹側切開皮膚。鈍性分離兩對胸鎖乳突肌和胸骨舌骨肌,暴露氣管。用牽引器將靠近術者一側的頸動脈鞘拉向術者一側,食管及對側頸動脈牽向術者對側,暴露頸長肌。根據影像學檢查對病變椎間盤定位,分離覆蓋在其腹側纖維環上的頸長肌。用手術刀切開腹縱韌帶和腹纖維環,切口呈小窗口狀,暴露髓核,然後用小刮牙器將其刮出。為盡量刮出髓核組織,刮牙器在窗內應向前、背側方向刮取。具體方位和深度應依據影像學的表現來確定。另外,鄰近椎間盤也可考慮作開窗術,以預防椎間盤脫位。
近年來醫學上有在頸背側、稍偏於一側作切口,行減壓術的報道,也有在脫出的椎間盤內注射髓核溶解酶,手術創傷輕微的椎間盤鏡取出髓核等新技術的報道。
二、斜頸
斜頸是頸部向一側偏斜或扭轉的一類綜合征。包括骨髂、肌肉、神經等軟組織的損傷或功能障礙,至少是一側異常。
1.病因斜頸的病因非常複雜,但以機械性損傷最為常見。頸肌麻痹也可引起斜頸。先天性斜頸、頸神經性斜頸在臨床中少見。另外某些動物耳部疾病也有斜頸的症狀,如寵物的中耳炎等。
2.症狀本病的主要症狀是發生頸部偏斜,但具體表現差異較大。
由於頸部肌肉損傷導致的斜頸,症狀較輕,患部肌肉腫脹,病初局部増溫、疼痛,常常出現運動障礙。由於頸椎椎體、椎弓骨折或頸椎脫位導致的斜頸,症狀明顯,常在發病後因脊髓損傷而倒地不起,嚴重時可致高位截癱。由於頸部肌肉風濕病導致的斜頸,則表現出風濕病的一般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