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文化產業管理的問題及完善策略分析(3 / 3)

綜上所述,由於我國特殊的國情等原因,我國在文化產業的管理方麵暴露出了許多問題,這嚴重影響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從而造成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與我國經濟的國際地位嚴重不相適應等。為了又好又快地發展我國文化產業,就必須有有效的管理,下麵,筆者針對我國文化產業管理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1. 轉變觀念、深化對文化產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黨在長期的革命戰爭和建設事業中總結出來並且被證明是正確的路線方針。文化產業是新型的產業形式,廣大群眾對其認識需要一個由淺入深、逐步深化的過程。隨著經濟建設的深入和社會的進步,我國民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斷提高。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我們首先要能看到文化產業落後與物質生活發展水平日益提高所形成的尖銳的精神文化產品供需矛盾,必須解放思想,深化對文化產業大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的認識,加強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支持、搞好服務的意識。當然,也要認識到,在簡政放權的同時,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取向,保證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先進性與正確性。

2. 做好文化產業戰略的優化工作。文化產業已經被確定為我國新時期的支柱性產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對整個國家的全麵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必須對其進行慎重的戰略規劃。就文化管理部門來說,應該積極組織專家學者等各方人士認真研究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精神,製定出科學有效的戰略,使文化產業發展有著正確的指導。這具體可以包括以下三個方麵的工作:第一,在對我國文化產業整體調研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文化產業布局,重點加強對文化產業資源稟賦較強地區的支持,使之能夠發揮優勢,能夠率先培養出在國內國際具有競爭力的文化實體;其次,對地方特色文化產業來說,應該結合當地的環境等條件進行適度開發,使其成為地方文化發展的支柱;第三,對文化產業競爭力要深入研究,準確掌握其規律,打造正確合理的價值鏈,以便更多元地開發其價值,形成更好地集群發展優勢等。

3. 政府應盡量開放文化產業市場,使文化機構受到充分的市場競爭的鍛煉。政府應改變對文化產業的相對壟斷的管理體製,讓業外資本充分進入這個行業,建立不同資本背景的文化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從而使原有的文化企業也接受市場的洗禮,鍛煉自己的市場競爭能力。在保持可控的尺度上,也向境外資本開放,引入境外文化企業,從而也增強我國文化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4. 政府應積極為文化企業創造融資渠道與機會。我國要發展文化產業的生產力、激發其活力,使有創意、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產品得到充分的開發,就必須給文化產業提供廣泛有效的融資渠道以及機會。要做到這一點,政府管理部門首先要放棄文化壟斷的權力,讓業外資金能進入文化產業,進行相對自由的投資;另外,各級管理部門還要充分宣傳造勢,創造有利於文化產業融資的輿論環境;同時,政府還應該推動銀行業等傳統投資大戶放鬆對文化產業的投資限製;再則,還可以積極推動有發展潛力的文化企業上市,譬如華誼兄弟,就是通過公司上市發行股票、從而獲得發展所需的資金;另外,管理部門還可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進行融資;等等,總之,政府應積極為文化企業創造融資渠道與機會。

5. 政府應保持及增加對文化產業的資金與財稅優惠支持。近些年,各級政府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支持力度是不小的,而這一工作,還應該繼續加強,並采取更為多樣、更為靈活的方式,這具體可從如下四個方麵進行:第一,對國內重要的文化產業基地、國家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等進行資金支持,因為這些領域的發展對整個國家的文化產業發展具有導向、帶動作用,它們發展好了,意義十分重大,政府管理部門做這個事情,事半功倍。所以,管理部門應對這些領域重點提供資金支持;第二,設立相關文化基金,以用於文化產業的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對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以及人才等進行扶植,使其安全度過創業與發展的危險期等;第三,對文化產品及服務的出口提供資金支持,文化產品及服務的出口、文化產業海外市場的開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國家可對在海外市場開拓方麵做出業績的企業進行資金獎勵;第四,繼續推出財稅優惠政策,並確保落實。財稅優惠政策對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一直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在今後,整體上仍處於成長階段的文化產業仍需要國家繼續推出財稅優惠政策,並采取措施確保落實。

參考文獻:

1. 許青雲.論文化產業發展特征、現狀、問題及其對策研究.經濟研究導刊,2010,(21).

2. 胡惠琳.關於文化產業戰略與空間布局.山東社會科學,2006,(2).

3. 陳占彪.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戰略競爭力.解放日報,2007-12-03.

4. 張琳.關於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研究.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12).

基金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北京市影視劇產業的融資環境與製度創新”(項目號:13WYB034);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政治傳播理論與策略體係研究”(項目號:11&ZD075);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北京市影視劇產業的融資環境與製度創新”(項目號:13WYB034)。

作者簡介:張輝鋒,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傳媒經濟研究所所長,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複旦大學新聞學博士;江少波,通訊作者,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講師。

收稿日期: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