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魯克(PeterF.Drucker)在《21世紀的管理挑戰》中指出:“生活在一個意義深遠的轉型期,現在的管理學思想仍然沿用20世紀的那些基本假設,很少有人去注意它們是不是‘事實’。但實際上,它們都已經過時了。如果用不正確的假設去製定戰略,那將不可避免地把組織推向不正確的軌道。”

那麼,當前的假設體係是什麼樣的呢?

無論是科技認知意識的覺醒、人文社會的變革,還是零邊際成本社會趨勢下驅動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分享經濟,這些熱詞背後引發的時代沸騰值得我們去深深思考引起變化的原因及其未來的走向。

1.1.1技術創新加速

技術創新對商業世界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從未像今天這樣巨大。追趕技術潮流或追逐技術標簽,成為很多企業的標配。將來的計算機不僅能通過編程的方式具備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還能通過其具有的認知能力,向人類一樣通過訓練、啟發、聯想和思考等,更方便地具備新的能力,成為人類助手或某領域的專家。穀歌的AlphaGo與李世石圍棋對戰,引發了對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前景的大討論。在為人工智能發展喝彩的同時,也有對未來是否會出現機器人統治人類的情景的猜測。總之,技術的進步將滲入或引發社會變革。

在這個“連接萬物”的大局之中,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物體之間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連接得如此緊密。連接帶來的改變,完成了社會新一輪的社會新基礎建設。隨著雲、網、端的全麵布局,人類活動正在逐步數據化。在我們這個表麵被線纜、電波和網絡節點團團包圍的星球上,互聯網的主要內容在這個有機體內得到創建。消費者和企業麵前的大量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工作站,完成機器和人、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人們隻要編寫鏈接、選擇點擊、移動文件和安裝代碼等就可以了。

在這些技術之上,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和太空互聯網等“互聯網+傳統產業”的網絡形態不斷湧現,無處不在的信息網絡環境對人們的交流、教育、通信、醫療、物流和金融等各種工作及生活需求做出了全方位及時智能的響應,推動著人類生產方式、商業模式、生活方式、學習和思維方式等發生著深刻變革。技術的力量正在重塑整個世界,人類文明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之後正在邁向新的智能革命時代。

在“萬物互聯”網絡結構中,其中的每一個節點借助網絡技術得到了最大化的賦能。在強大搜索引擎麵前,個體不需要強壯的大腦和大容量的記憶庫,隻需要提出問題。

信息壁壘被打破,信息門檻被夷平,可穿戴設備、智能機器給個體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人用數字化的設備武裝自己、用機器人重塑自己。

1.1.2用戶需求個性化、多元化

科技驅動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集合成為這個社會基礎形態。

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90後、00後們是互聯網環境的“原住民”,他們有著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語言以及自己的價值體係,個人不再接受任何灌輸式的駕馭,不再癡迷於經驗主義。他們強調個性、強調公平公正、強調自我實現,而這種價值體係演變成“後喻文化”,影響和改變著其“先輩”,成為深層次變革的主力。

個體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欲望、創新能力是瓦解傳統雇傭社會的力量,更是一切變革的前提。差異化、個性化驅動下的個人成就動機的崛起,“被尊重”和“自由”成為員工自我雇傭的出發點。滴滴快車的司機寧願每天工作12個小時、賺取每月的8000元,也不願意接受月薪1萬元、每天隻需工作8小時的專職司機工作。如果說連接是互聯網工具在起作用,那麼這種人文意識的更迭則是連接之後的深層效果;連接、交互、協作和智能等讓新世界構建的邏輯非常清晰,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盡快從空間和時間中準確找到自身的位置和未來的方向,最終在現實與虛擬的融合中實現“我”和“我們”的平衡。

人心深處對於平等與自由的呼喚,也在這個時代變得有徑可循、有計可施。社會透明和法律體係逐步完善也在重塑著一個新的市場秩序和商業文明,其成為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轉型升級的微觀基礎,我們正在向這個大方向邁進。

溝通需求、安全需求、信息需求、方便需求、社交需求、交易需求和娛樂需求等,用戶需求呈現出個性化、社會化、實用化、多元化的特征。對於企業,客戶需求成為其產品及服務的立足點。

1.1.3分享經濟重塑商業邏輯

2016年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馬化騰提出的“分享經濟”(也有人稱“共享經濟”)成為兩會熱議話題之一。事實上,這個概念已經是第三次出現在中央文件當中。從坊間熱議到正式登上國務院規劃文件,“分享”真正成為時代的關鍵詞。

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遵循信息化、互聯網化、數據化和智能化等四個階段的演化,這也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中國的互聯網已經基本走過信息化、互聯網化階段,再向後發展就是數據化和智能化階段,而分享經濟可以說是互聯網化的最後一個風口。

《失控》的作者凱文·凱利(KevinKelly)曾提出Accessisbetterthanownership(連接優於擁有)的觀點,一語道破分享經濟的核心———連接比占有更具價值,即使用權大於所有權。如果用更嚴謹的表述,我們將分享經濟的定義分為社會、企業和個人等三個層麵,對於不同主體,分享經濟有不同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