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輪椅上的“科學之舞”(1 / 1)

輪椅上的“科學之舞”

品藝

作者:王立

宇宙從何而來?又將向何處去?宇宙有開端嗎?如果有的話,那麼在這開端之前發生了什麼?時間的本質是什麼?它會有一個終結嗎?——隨著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巨星史蒂芬?霍金的一連串激動人心的設問,我開始了對科普巨著《時間簡史》的閱讀。

閱讀這種高深的科學名著,對於我來說無疑充滿了艱難與障礙。然而,我卻與閱讀文學名著一樣,是如此的沉醉而投入。盡管在讀完以後,我對《時間簡史》所表述的理論依然一知半解。但這並不妨礙我對霍金的無限敬意。

命運與霍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一九六三年,當二十一歲的霍金罹患“盧伽雷病”(運動神經元疾病)之後,不幸全身癱瘓了。四十多年來,霍金被長期禁錮在輪椅上。一九八五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從此失去了說話的能力。現在我們看到的霍金,是那樣一個無助的弱者:軟弱無力的身子被固定在特製的輪椅上,頭始終歪靠著,無法說話。麵對人類與世界,他僅有的表情,隻是像個孩子般地咧嘴一笑,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

然而,他有一顆健全而偉大的頭腦,還有一根尚能活動的手指。就是憑著這根手指,通過輪椅上的語言合成器進行演講、與人對話、從事科學研究與科普創作。這是多麼艱難而不幸的、令人難以置信、催人淚下的人生狀態!然而,霍金在這漫長而短暫的四十多年輪椅生涯裏,以堅韌、頑強的毅力,求索在科學的道路上,攀登上了科學的高峰。霍金成為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以著名的“黑洞理論”名震天下,在全身癱瘓十六之後的一九七九年,擔任了英國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這是牛頓曾經擔任過的職位,他是“繼愛因斯坦以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這是一個充滿了奇跡的生命。在霍金的光芒裏,我看到了那些健全的卻揮霍著、墮落著的生命是何等的可恥!

“如果在一個清澈的、無月的夜晚仰望星空,能看到的最亮的星體最可能是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這幾顆行星……”一個被禁錮在輪椅上的弱者,他的思想卻在廣袤的時空裏遨遊著。在這部《時間簡史》中,偉大的科學理論以最質樸、簡潔和充滿魅力的文字被表述出來。“他機智而清晰地闡述著宇宙物理的奧秘。”《紐約書評》如是讚譽道。霍金認為自己一生的貢獻在於:在經典的物理框架裏,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黑洞會越變越大。又在量子物理的框架裏,證明了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

我們在日常的、繁瑣的生活中,已沉湎得太久太深了。在這樣的生存狀態下,對於宇宙、時空……已失去了好奇與想象,更遑論關注與入迷了。而輪椅上的霍金,卻始終如一探索著廣闊無邊的宇宙世界。盡管,宇宙的起始與終結,對於我們來說是多麼的遙不可及,然而當我們仰望著浩瀚的星空,心靈的世界會開闊明朗起來;盡管,空間與時間的沒有開端、沒有邊界,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沒有密切的關係,然而,是霍金告訴了我們日起日落的真相;盡管,我們已不能回到過去,但是霍金卻帶著我們一起開始了科學幻想的“星際旅行”。——輪椅上的“科學之舞”是多麼的美麗!

給予霍金第一推動力的,我想不是上帝,而是霍金永遠挺立著的自強不息的精神和作為人的傑出的智慧。無邊無際的宇宙,給了霍金無限的快樂。同時,霍金又把他的發現與快樂貢獻給我們,讓人類一起分享。在《時間簡史》的前言裏,我讀到了霍金引述他的一個前博士後納珍?米爾伏德的一句話,他說:“我關於物理的著作比瑪當娜關於性的書還更暢銷。”在這裏,我看到了一個真正快樂、自豪、幽默的智者霍金。這是一個真正的偉人。這是一個讓人可親近的科學大師。

“即便把我關在果殼裏,仍然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莎士比亞在名著《哈姆雷特》中的這句台詞,給了霍金新的靈感與激動,他的一部關於現代量子宇宙學的重要著作就是以這句台詞來命名的:《果殼中的宇宙》。事實上,這也是霍金人生狀態的一種最貼切的寫照。

偉大的史蒂芬·霍金——這個輪椅上的天之驕子,讓人思索著人生的真正意義和真正價值。

選自《新散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