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崆峒山衛茜習劍術 蓼葉蕩陳音試弩弓(1 / 3)

話說衛茜見強盜殺了施良,心中慘痛,一頭向石柱上碰去,頭破血淋,倒在地下。一個強盜跳下座,走近前來,見了這個樣子,連叫可惜,又用手在衛茜鼻尖上試了一試,且喜還有絲氣息。強盜道:“人還未死,我且抱在後寨去,慢慢醫治。”眾盜同聲稱好。這個大盜撩衣卷袖,來抱衛茜,陡然空中起了個大霹靂,震得屋瓦都飛,庭柱岌岌搖動。就這雷聲中,一團雷火飛來,把要抱衛茜那個大盜須發全行燒盡,哎呀一聲,也倒在地下。一霎時,風號天晦,伸手不見五指。座上的眾盜,一個個都嚇得心驚膽戰。大家跳下座來,跪在當地,呼天悔罪。半晌工夫,雷霆風火,全無聲息。眾盜方才心定,起來攙扶那個大盜。見那大盜被雷火燒得焦頭爛額,須發不留,隻得命人扶後寨去醫治。卻不見了衛茜的屍首,大眾驚疑不止,命人去前後尋覓,哪裏有個影子?隻索罷了。這班強盜以後都有交代。

且說這雷火,卻是崆峒山的廣成子在空中遊行,忽然一股怨氣衝動雲頭,撥雲一看,見了衛茜撞柱尋死,隨即號召風雷,驚懾群盜。一陣神風,將衛茜攝往崆峒山去,安放在雲床上,命紫霞童兒取了一粒還魂丹,用仙露研化,灌入口中,又取了一粒化血丹,也用仙露研化,敷在傷處。果然仙家的妙用,片刻之間,衛茜便悠悠蘇醒,哎喲了一聲,睜開雙眼,見一個道家裝束的人,立在身旁,麵如紅棗,眼似流星,海口劍眉,須長過腹,心中大吃一驚。細細想起在山上尋死的根由,不覺放聲痛哭。廣成子在旁點了一點頭,就吩咐紫霞、赤電兩童兒道:“她方回過氣來,由她靜養一會,再引來見我。”兩個童兒應了,就坐在衛茜身旁等候。衛茜又沉迷了一會,醒轉來時,紅麵道人已不見了,隻有兩個童兒坐在身邊,急坐起來,問兩個童兒道:“適才這個紅臉道人是甚麼人?你二位坐在這裏作甚?”赤電童兒把師傅如何救她的話,說了一遍。衛茜滾下雲床道:“煩勞二位引我去叩謝師傅。”二人將衛茜引至靜室,廣成子正在靜坐。衛茜上前跪下,磕了四個頭起來,站在一旁。

正待申訴苦情,廣成子道:“我通知道了,隻是你一個孱弱女子空有刺虎之心,苦無縛雞之力,怎能履險蹈危,做那驚天動地之事?而今在我洞中,用心習練。數年之後,包管你大仇立報,還要轟轟烈烈做些百世流芳的事業。”

衛茜聽了,又磕了幾個頭,垂淚道:“望師傅慈悲。”廣成子對紫霞、赤電兩童子道:“你兩個每日晨起,就引她出洞去山前山後,登高躡險。到了履險如夷,不變色、不喘氣的時候,大約半年光景,可以做到;再教她折取竹梢,或逐猿猴,或刺虎豹,須到那發手必中,無物能逃的時候,大約也得一年光景,方可做到;然後習練內功,操習劍術,為師自會教導她。”兩個童兒應了,見師傅無話,就引了衛茜出來。從此衛茜就在崆峒山學習劍術,後來報仇滅敵,做出許多驚人駭世的事來,與陳音爭雄媲美。

再說陳音在楚國學習弩弓,無奈這弩弓是楚國不傳之秘,雖是二太子喜愛陳音,哪裏肯輕易地傾心教授?不過在練習時,暗中留心審察它機彀所在,試驗它用法如何。將及三年,始略略曉得個梗概。傳聞吳夫差已將越王釋放回國,屢想還越,隻奈弩弓不曾學會,隻得耐心苦守。光陰荏苒,瞬息九年,吃了幾多辛苦,費了苦幹心機,然後把這弩弓的製造、用法,一一精通,心中好不暢快。一日,到王孫無極府中與王孫建、雍洛等閑談。王孫建道:“大哥前日所造的弩弓,我拿在郊外射獵,果然箭無虛發,獸不及走,鳥不及飛。看來大哥的弩弓,就在楚國也要算頭等了。”雍洛道:“我將弩箭用極長的絲線係牢,在水中去射魚,也是百不失一。弓力又大,中必洞穿。

大哥暇時須得教導我們,也好替大哥出力。”陳音道:“這個自然,隻是我已經打定主意,就在這幾日裏,告辭太子,回轉越國。今日特地來通知一聲。”

王孫建與雍洛齊聲道:“大哥要去,我們是要一路的。”陳音道:“王孫兄弟是不能離家的,雍賢弟等此刻也不能同行。”雍洛道:“王孫賢弟二老在堂,無兄無弟,自然是走不開。我們毫無沾掛,如何不能同行?”陳音道:“我此時不能一直回越,須到齊國去尋趙平諸人,再到西鄙。加以我還有一樁心事。我是對你們說過的,那盜劍留柬的人有牤山後會的話,我要沿路打聽牤山這個所在。耽擱時日,不必說了,同行人多,有許多不便。等我回了越國之後,再行修書前來相約。那時王孫賢弟再稟明老伯,到越國一行,或者老伯準允,也未可知。若是你們有一個不到,我倒不依。”眾人聽了,俱是皺眉點頭。王孫建道:“大哥所說固是,難道不能在此再住三五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