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19世紀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蒸汽機車,20世紀的代表是電力,那麼21世紀的代表則是電子計算機。由電子計算機的小型化並大規模地進入社會各層次的管理進程中為轉折,世界正在進入信息化時代。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稅務部門的管理開始融入這一進程,到今天已初步形成了以金稅工程為標誌的信息化管理體係。其中稅收征管已有了自己統一的軟件“中國稅收征收管理信息係統”(CTAIS),包括了管理服務、征收監控、稅務稽查、稅收法製、稅務執行等五個係列24個部分,覆蓋了稅收管理的全過程。國家稅務總局從2000年開始在全國分批推廣。它標誌著中國稅收征管邁上了信息化、現代化的台階。
稅收信息化絕不僅僅是管理工具的更新,它對稅收的影響可以說是革命性的,信息正在改變著稅收的各個環節:思維方式、管理理念、工作機製、資源配置、人員結構、管理模式、數據的采集和共享,它使包括稅收征管在內的整個稅收管理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傳統的人管人的方法正在被信息管理所取代。信息改變稅收、信息改變征管,由此帶來的業務重組、機構重組、不同層級機構事權的調整及其職能實現方式的轉變,都將為“嚴征管”之“嚴”注入新的元素、新的要求、新的活力。
充分抓住稅收信息化的契機,對傳統征管的痼疾,諸如效率低下、信息不準確、分散、機構重疊、隊伍臃腫、監督製約缺乏剛性、人情幹擾、不正之風等等予以根除,不僅是征管信息化製度設計的任務,也是各級稅務部門領導的任務。任何時候以製度管人、管事都是科學化管理的基礎要求。通過對各個部門、各個崗位考核體係的量化,重建各項考核體係,從而對征管質量實現全麵、準確、綜合的監督、管理和考核。
武器再先進也要靠人來掌握,稅收征管信息化要求稅務隊伍的素質必須與其匹配,因此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對稅務職工的培訓和再教育,相信這也是“嚴征管”的題中之義。
由此看來,新一輪稅改的“嚴征管”絕不是老調重彈,而是有著充實的內容,繁重的任務,可謂任重道遠。稱之“古調新聲”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