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自發行彩票以來,福彩和體彩加總年均籌集公益金66億元(不含因此產生的稅收),但其總的趨勢是越往後發展越快,“十五”期間福彩和體彩年均籌集公益金已達到了160億元,雖然這個數字相較國家稅收總額仍隻有0.5%(2005年數字),但單獨來看已經相當可觀,它略大於陝西省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相當於2004年全國納稅排行榜榜首的大慶油田的60%。如果考慮到國家給大慶油田的投資,那麼彩票的貢獻率要遠超大慶油田。此外,發行彩票還可以增加就業。福彩和體彩在全國約有14萬個投注站,從業人員約15萬。無怪乎,彩票被加以“經濟”的後綴,它是當之無愧的。
因為有了彩票公益金和因其產生的稅收收入,它大大地減輕了中央和地方財政的負擔,緩解了財政壓力,也因此減輕了稅收的壓力。據有關統計,中國福彩遵循“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宗旨,累計在全國興建各類福利公益項目12萬個(2004年統計數)。試想,假如國家和地方沒有這筆資金,雖然對弱勢人群的扶助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力度、廣度、深度肯定沒有這樣大。扶貧濟困是“廣種福田”的功德,從這個意義上,那些購買福彩的人都有一顆慈悲的心。體育彩票方麵,據有關統計,各級體育部門利用體彩公益金資助國內大型運動會群體活動,配備體質檢測器2820套,建設全民健身工程5627個,配備健身路徑23319條,乒乓球台5920個,籃球架13790副;在141個“老少邊窮”地區援建了小型、適用的體育場館,資助建設了1899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等等。可以說,我國體育事業近年的跨越式發展,與體彩公益金的有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彩票事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彩票種類方麵,我國目前隻有兩種,而國際上發行的種類有:教育、科學、衛生、文化、環保、城建、就業、扶貧、治安等項目。在發行數量方麵,按通常的口徑測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彩票人均購買量,大致相當於這個國家人均收入的1%,按我國現有的買彩票量,不及美國的兩千分之一。此外,我國在彩票的立法、管理以及公益金的分配透明度方麵也都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兩年前發生在西安市的著名“寶馬體彩案”,對中國彩票事業的公信力打擊就很大。各級彩票管理部門以此為契機,亡羊補牢,是可以把壞事變為好事的。
毫無疑問,彩票是一種利弊兼有的載體。它的博彩性質,很容易使一些缺乏理智的人陷入瘋狂而不能自拔,或者傾家蕩產孤注一擲,甚至挪用公款投注觸犯刑律。此外,購彩票的人以低層收入者為主,彩票也具有累退性;而它每年造就的成千上萬個百萬富翁甚至千萬富翁,也會加大社會的分配不公。因此,在發展彩票事業的同時,對這些弊端不可不防,例如提醒彩民應理性投注,再如可以考慮將現行對中獎收入征收20%的比例所得稅改為征收累進所得稅,以調節社會分配等。還有,應加速彩票立法,逐步降低發行成本,以及進一步增加公益金的分配透明度等等。
稅收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國家無可替代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與此同時,政府也應該開源節流,以為國民提供多種服務的方式,合情合理合法地取得收入,以減輕稅收的壓力。公債、彩票等都是國家迄今為止設計出來的既合理又可謂聰明的收入形式。故而人們將彩票在經濟上稱之為產業,在稅收上稱之為準稅收,在財政上稱之為軟財政。有了彩票,政府騰挪的空間更大了,同時稅收由於有了兄弟的支撐,也可以心無旁騖地專注於其專屬領域,而不用由於壓力巨大而惹是生非影響聲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