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山頂的位置是比較狹窄的,這是因為那裏的空間隻夠少數達到頂峰的人站立。於是,問題就出現了,假如你沒有一個穩固的立足之地,就可能被推下山,跌得粉碎。這個用於創業與成功的一路走來的比喻很有意義。
我們設想一下這樣的情形:攀登山頂的路是陡峭、崎嶇的,岩石滑溜,一路上山崩不絕。而山穀則既寬廣,土地又肥沃,那裏有足夠的空間來種植、收獲。這樣一來,就有兩種人產生了,一種是平凡之人,他們隻想在山穀之中過著自己的生活,另外一種是超凡之人,他們可能一心向往著山頂的風景。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人生就如同山頂與山穀,我們是不是應該往上爬,以便看到更多更廣的風景;我們是不是應該永遠待在山穀裏,在平原中施展手腳。這可能真的很難抉擇。但我想說的是,無論哪一種,其實內心都充滿了擔憂與無奈。其實,在青蔥的山穀裏做一位好的掘土者,比在山頂的岩石上挨餓要好上幾百倍。
為此,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思考,我們即便在山頂上有足夠的空間,並且在攀爬過程中小心翼翼,但沿途危機四伏,這個時候,與你一同攀登的人並不會隻有一個,因為那些超凡之人誰不想獲得勝利,但是,正是因為勝利的誘惑,使得他們不是想著超越別人,而是靠推倒別人。這就是這個商業社會的殘酷。人們常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在這樣的情況下,勝利的人必然也經曆了難以想象的經曆。想要越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傾向,占據讓自己覺得不自然的且難以堅持的位置,這些都是造成失敗的重要原因。這讓許多本來在山穀成功的人遭到打擊。倘若他們留在山穀,加上一貫的勤勞,那麼似錦的前程是可以預期的。
很多不甘平凡之人,他們都有野心,這種野心讓他們狂妄,無所拘束,野心就如同脫韁的悍馬,一旦脫離韁繩的束縛,那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收斂自己的野心,合理利用自己的野心,不要讓野心彰顯你的無知,不要讓野心得意到沒有立足之地。
唯有做最好的自己,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讓壯誌騰飛,而不是一味地壓製,然後再用常識來打造自己。良好的常識會讓你不低於自己的水平,也防止你超出自己的極限。
很多人離開自己原來的地方,因為他們感到不滿與抱怨,然後就進入了一片陌生的境域。若他們待在原來的地方,利用所得的機會,會讓自己更有成就,於世界也更有價值。
你所在的地方,除非是在海平麵之下,這可能就是你工作與生活最好的地方了。記住,在你確定自己所在的地方不適應自己之前,不要貿然離開自己的“大本營”,這一切要在你能力範圍內可以找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