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成功,若要活出人生的精彩,一個人就要過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種是自己獨身的生活;一種是與別人在一起的生活。把兩者和諧地統一起來,互相促進。一隻船上若隻有破爛的索具,其危險程度就不亞於一隻沒有錨的船隻。不要貿然離開自己的“大本營”,這一切要在你能力範圍內可以找到的地方。把自己的雙腳牢牢地踏在今日的磐石之上,力爭上遊。
這個世界上有三種人。一種人是喜歡讓自己不時地出現在別人麵前,以此證明自己的存在,並因此感到榮耀。另一種人是那些自命清高之人,除了自己之外,不與別人交往。還有一種人是既能與自己,又能與別人和諧共處的人。在單獨之時,他們也能快樂,甚至更加感受到快樂之味道;在與人交往時,不求社會的認可,這種人的身邊有許多良師益友,在生活中遊刃有餘,既索取又奉獻。
那些沒有社交生活、沒有朋友與同事之人能夠真正享受生活的樂趣或是活得有聲有色。我們與別人相互依賴,從彼此那裏獲得歡樂與各種幫助,若是孤家寡人,我們是很容易停滯的。
那些一直口若懸河與別人說個不停的人、那些不能忍耐寂寞的人是很難學到真正有價值的知識,也難以為自己對世界有所貢獻的。那些隻注重逛商場、穿名牌、妖嬈打扮的女人,隻能說她們自私、愚癡、愛慕虛榮,失敗是她們的歸宿。
若要成功,若要活出人生的精彩,一個人就要過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種是自己獨身的生活;一種是與別人在一起的生活,要把兩者和諧地統一起來,互相促進。一個人可以在幾天的時間裏埋頭研究,在辦公室裏不見任何人,讓自己專注地集中於書本與工作。但如果他總是這樣,就會發現自己遲早“生鏽”,盡管他積累了不少的知識與金錢。
僅僅是知識本身,僅僅是吸收,若不能在積累之時有所分享、流通,這些就有如一潭死水,毫無活力可言。譬如金錢,一味地囤積,卻不在市麵上流通。
還是那句老話,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自己擁有的。
全方位地完善自己,無論自己多麼值得讚美,還是不夠的。在完善自己的過程中,我們不要讓自己與外界隔離,而應該與之交融。隻要不處於沉迷的狀態,這可以讓我們的工作做的更為全麵與認真,因為我們可以充分了解所做之事,激起其生氣;也可以利用別人的積累。
在積累之時,我們必須要與人分享。兩者割裂其一都隻能讓人心智日趨貧瘠。過多的交往、過多的社交,隻會讓人沒有時間去思考與工作。而另一方麵,過分勞累的學習與工作,忽視與人交往,其積累也難有結果之日,因為我們不讓自己所得的知識與人分享。不論從事什麼行業,我們都需要與人社交,獲得別人的幫助。
集思廣益之人總是在不斷超越自己,看似沒有極限。遁世者囿於自己,在自己最小的圈子裏環遊,胸中裝著一座火藥庫,卻不能引爆,甚為遺憾。
正確地混合內心之所得與外在的分享,勢必讓人生更為璀璨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