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維是一種很特別的思維方式。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敢於“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麵的方向發展,從問題的反麵深入地進行探索,樹立新思想,創立新形象。當大家都朝著一個固定的思維方向思考問題時,而你卻獨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這樣的思維方式就叫逆向思維。人們習慣於沿著事物發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並尋求解決辦法。其實,對於某些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反過來想或許會使問題簡單化,使解決它變得輕而易舉,甚至因此而有所發現,創造出奇跡來,這就是逆向思維和它的魅力。下麵幾個故事值得我們深思:
加裏·沙克是一個具有猶太血統的老人,退休後,在學校附近買了一間簡陋的房子住下來。前幾個星期還很安靜,不久有三個年輕人開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鬧著玩。
老人受不了這些噪音,出去跟年輕人談判。“你們玩得真開心。”他說,“我喜歡看你們玩得這樣高興。如果你們每天都來踢垃圾桶,我將每天給你們每人一塊錢。”
三個年輕人很高興,更加賣力地表演“足下功夫”。不料三天後,老人憂愁地說:“通貨膨脹減少了我的收入,從明天起,隻能給你們每人五毛錢了。”
三個年輕人顯得不大開心,但還是接受了老人的條件。他們每天繼續去踢垃圾桶。一周後,老人又對他們說:“最近沒有收到養老金支票,對不起,每天隻能給兩毛了。”
“兩毛錢?”一個年輕人臉色發青,“我們才不會為了區區兩毛錢浪費寶貴的時間在這裏表演呢,不幹了!”
從此以後,老人又過上了安靜的日子。
一天,猶太富翁哈德走進紐約花旗銀行的貸款部。看到這位紳士很神氣,打扮得又很華貴,貸款部的經理不敢怠慢,趕緊招呼:“這位先生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忙嗎?”
“哦,我想借些錢。”
“好啊,你要借多少?”
“一美元。”
“隻需要一美元?”
“不錯,隻借一美元,可以嗎?”
“當然可以,像您這樣的紳士,隻要有擔保多借點也可以。”
“那這些擔保可以嗎?”
猶太人說著,從豪華的皮包裏取出一大堆珠寶堆在寫字台上。
“喏,這是價值50萬美元的珠寶,夠嗎?”
“當然,當然!不過,你隻要借一美元?”
“是的。”猶太人接過了一美元,就準備離開銀行。
在旁邊觀看的分行行長此時有點傻了,他怎麼也弄不明白這個猶太人為何抵押50萬美元就借一美元,他急忙追上前去,對猶太人說:“這位先生,請等一下,你有價值50萬美元的珠寶,為什麼隻借一美元呢?假如您想借30萬、40萬美元的話,我們也會考慮的。”
“是這樣的,我來貴行之前,問過好幾家金庫,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而您這裏的租金很便宜,一年才花6美分。”
有一家人決定搬進城裏,於是去找房子。全家三口,夫妻二人和一個5歲的孩子。他們跑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張公寓出租的廣告。他們趕緊跑去,房子出乎意料的好。於是,就前去敲門詢問。這時,溫和的房東出來,對這三位客人從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
丈夫鼓起勇氣問道:“這房屋出租嗎?”
房東遺憾地說:“啊,實在對不起,我們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戶。”
丈夫和妻子聽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於是,他們默默地走開了。那5歲的孩子,把事情的經過從頭至尾都看在眼裏。那可愛的心靈在想:真的就沒辦法了?他那紅葉般的小手,又去敲房東的大門。這時,丈夫和妻子已走出5米來遠,都回頭望著。門開了,房東又出來了。這孩子精神抖擻地說:“老爺爺,這個房子我租了。我沒有孩子,我隻帶來兩個大人。”房東聽了之後,高聲笑了起來,決定把房子租給他們住。
運用逆向思維去思考和處理問題,實際上就是出奇製勝。因此,逆向思維的結果常常會令人大吃一驚,喜出望外,別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