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用你的洞察力使你心想事成(1 / 1)

有一種奇怪的蟲子,叫作聖詩蟲。給它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它們奇怪的爬行方式。很多聖詩蟲以頭接尾的方式一字列隊。領頭的負責尋找它們的主要食物——桑葉。不管領頭蟲走到哪裏,其他聖詩蟲必然跟著。幾年前,一位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把領頭蟲去掉,將其他聖詩蟲圍成一個圈。在圈中間放一片桑葉。他想知道在沒有領導和目標的情況下,這個圈能維持多久。他預測為了吃到桑葉,該圈將被破壞。實驗結果使他驚奇,聖詩蟲最後已虛弱到無法吃到隻有幾英寸遠的桑葉程度。

但是,它們仍然跟著前麵的蟲,沒有目標地向前爬行。但是,人不是聖詩蟲,如果你沒有洞察力和目標,是沒有人跟著你走的。

《聖經》中提到:“一個人類的群體,在喪失了洞察力的時候,就將麵臨毀滅。”那麼,什麼是洞察力?洞察力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心靈對事物本質的穿透力、感受力、洞察事物的能力,簡單地說,洞察力是人們對個人認知、情感、行為的動機與相互關係的透徹分析。

在前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的一次戰鬥中,有一位哨兵被派往前沿陣地偵察敵情。他警惕地觀察著陣地前那片樹林的動靜。那天的天氣不太好,刮著寒風,樹林中密密的樹枝隨風擺動著,發出陣陣“沙沙”的聲響。

忽然,他發現有一枝樹枝不是順風向而傾斜,逆風而彎。他感到非常奇怪。按照常理來說,樹枝是不可能逆風而彎的。這其中一定有其他的什麼原因。他仔細想了片刻,意識到前方很可能有德軍埋伏。於是,他連忙給部隊發出了炮擊的信號,引導蘇軍的炮火轟擊樹林。事後,清掃戰場時果然發現了一些德國士兵的屍體。

原來,有一小批德國士兵正潛伏在蘇軍陣地前的小樹林裏伺機偷襲。可在潛伏過程中,有一名德國士兵感到很疲勞,他把身上的水壺解下來掛到了身旁的樹枝上。正是這個水壺的重量使樹枝彎到了逆風方向。那個前蘇聯的哨兵及時發現了這一反常的現象,從而懷疑有敵人埋伏,最終確保了陣地的安全。可憐的德國士兵,直到臨死的那一刻,也未能知道自己究竟是如何被發現的。

前蘇聯哨兵通過常識判斷和合理的邏輯分析,出色地完成了偵察任務。而他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他正是靠著科學的邏輯思維,才能夠從一個不太明顯的現象中發現其背後隱藏的奧妙所在,並最終贏得了戰鬥的勝利。對於我們來說,如何及時發現並找出那些“逆風而彎的樹枝”背後的東西,才是最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關鍵。

洞察力是屬於超越了膚淺、表麵的一種高級能力。而我們所有人和事物實際上都存在著一個根源。我們通過自己大腦的思維,以敏銳的洞察力去思考就可以知道那個根源是什麼。這是高級思維活動,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心拋除雜念,做到寧靜、清澈。因為隻有這樣才可以讓自己處在“最清醒”的狀態,先穿透自己,洞悉自己,然後才可以穿透其他,洞察其他。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先己後他”的過程。而洞察自己的層次深淺基本上決定了你洞察他人、他物的深淺。因此,以自己智慧的大腦加上你“最清醒”的心靈狀態,你就可以擁有不錯的洞察力。一個人的內心越簡單,他的洞察力就越容易得到發揮。你去做一件事情,當遇到“攔路虎”時,你可以準確地判斷問題出在哪裏,並懂得如何去解決它。你對外界的洞察力則表現在你處理問題的及時、穩重、準確、知己知彼等。

我們擁有了洞察力,還給我們帶來了對未知的前瞻性。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表麵上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經過我們的洞察力可以發現潛在的問題,我們的科技進步,也跟洞察力有著密切的聯係。洞察力就是這樣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