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
一轉眼,我結婚已經五年了,和丈夫感情很好,兩個人都有工作,雖然收入不算很高,但生活也還可以。
當初和他戀愛時,父母堅決不同意,說他家裏窮,人不夠精明,學曆還不如我高。
我家裏比較有錢。剛上大學的時候父母就告訴我,他們為我結婚留了幾十萬元,以後嫁了人,就當做我自己的私房錢,萬一婚姻不穩定,也不用因為錢而委屈自己。
從小到大,父母都很疼我,隻要我提出要求,他們一般都會答應。但我卻沒有想到,因為我執意要和男友結婚,他們居然一分錢都不再給我。
他家裏沒有錢,我們連房子都買不起,隻能裸婚。婚禮也沒有辦,因為我父母堅決不肯妥協。這五年裏,隻要逢年過節,我和他都會去看看父母。他們的態度雖然有所鬆緩,但卻一直都很冷淡。
今年,我們想買房了。但存款並不多,雖然我們看中的隻是一個小戶型,但首付還差十三萬元。我對父母提出,想讓他們支援我一點。父親怒吼:“沒門!讓他去賺!”
我知道,當年我的選擇傷了他們的心,讓他們覺得對我付出了那麼多,可我一有了男友,就不把他們放在心裏了。但感情的事卻不是能說斷就斷的。中間我和他也有過分手,可重新在一起後,竟比之前覺得更好了。也許,這就是緣分吧。
我覺得他們太過分了,對父母真的有了恨意。口口聲聲為了我好,卻不懂得尊重我的愛情。
丈夫對我說,不要再跟他們提一個“錢”字了,他們認錢認到不認女兒了,房子不買也沒什麼,日子不還是一樣過?話是這麼說,可我心裏卻很無奈,也很痛苦。想到父母的做法,就很難過。
他們不接受我的丈夫,就等於不接受我選擇的生活。同時也希望在經濟上壓垮我們,讓我向他們認錯,承認自己沒有眼光跟錯了人。
因為是裸婚,婚後的經濟壓力一直非常大。和我的同齡人比起來,我們總是過得窘迫,也不敢生孩子,怕房奴還沒當先當了孩奴,未老先衰,心裏很累。
讀者:關於愛
關於愛:
別說二十年前,就算是十年前,家庭的私有財產往往也不是什麼大數目。城鄉差距、貧富差距都遠遠沒有現在這麼大。那時,一個小有姿色的城市女青年下嫁一個兩袖清風的窮小子,父母最多陪嫁幾千塊或一萬來塊錢就算了事。房子車子都需要自己婚後去努力。但十年二十年過去了,很多人家裏有了可觀的積蓄,下一代結婚,男方家買房,女方家就要買車,以此圖個登對。
如果一方家境不好,尤其是男方家裏條件不好,女方的父母往往會憋著一口惡氣。為什麼會這樣?辛苦一輩子,存了幾十萬元,結果便宜了另一家人。
這不等於自己出大力流大汗,竟是為了那個臭小子的父母在忙碌嗎?他們倒好,生了兒子,卻沒有錢給他娶媳婦,最後有了孫子,姓還跟那一家姓。世上有這麼便宜的事嗎?
中國人的財富積累,時間不是很久。但聯姻的確是一項資本轉移的活動。
在西方,兩百多年前,門當戶對就大為盛行。兩個年輕人的婚姻,考量的是雙方家庭的階層、收入、社會地位。因為貧富有懸殊、城鄉有距離,雙方家庭財產的結合、再分配、今後的利益,比起兩個人的感情更為重要。
一個富家小姐要想下嫁一無所有的窮小子,幾乎是自絕於社會的事情。從此以後,她很可能在曾經熟悉的圈子裏再也沒有機會拋頭露麵。
這樣的情況,在西方,一直到近幾十年才有所緩解。社會財富普遍提高、貧富差距漸漸縮小之後,感情的重要性才在婚姻中體現了出來。
貧富差距過大的社會,對渺小的普通人來說是很殘酷的。很多個人意誌、愛好、情趣、追求都不得不服從金錢的需要。金錢傷害感情、傷害親情的事,電視節目裏幾乎天天都能看見。從這個角度講,你父母的惱火也不是沒有道理。
可能隻有很少的人才能想明白錢乃身外之物,孩子的幸福、親情的維係,比起錢來更為重要。
在他們想通這一切之前,最好的辦法可能就如你丈夫所說,千萬別跟他們談錢。
結婚已經五年,你們的努力和幸福對他們肯定會產生一些安撫的作用。至於自己的生活,該怎麼過就怎麼過。比你們更窮的人也會生孩子,並且能給孩子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裸婚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結婚時戰勝困難的勇氣,冒出了依賴父母的念頭。依賴不成,竟生恨意。為什麼父母會這樣冷酷?難道天下的父母不都是愛孩子的嗎?話沒有錯,可要知道,親情中的愚蠢也是愚蠢。
雖然他們有狹隘自私的一麵,為了錢不惜付出損傷親情的代價,但其內心的痛苦並不會比你少,他們也背負著自己的十字架。
這樣想想,心裏還會有那麼多的恨嗎?
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