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個女人的戰爭(1 / 2)

夏景:

結婚兩年半,婚齡不長,麻煩不少。最鬱悶的就是處理不好母親和媳婦的關係。

結婚時,我們的房子是我父母幫著買的,他們為我付出了很多。他們都是城市裏的普通職工,從我讀書、找工作到結婚,他們幾乎將自己的養老錢全都拿了出來。這讓我特別愧疚。結婚前,跟我媽發誓,一定要讓她過上好日子。誰知道,媳婦卻不跟我一條心。她本是一個挺溫柔的女孩子,可一碰到我媽,就好像起了化學反應。我媽也是,本來挺寬厚的一個老太太,一見到我媳婦,就百般看不慣,不是說她碗洗得不幹淨,就是指責她坐沒坐相,站沒站相。

等媳婦懷孕後,我開始真正體會到受夾板氣的滋味。全都是些婆婆媽媽、雞毛蒜皮的小事,可每天聽她們在我耳邊嘮叨,我真是煩得要命,連死的心都有了。

後來有人教給我說兩邊和稀泥,對我媽誇媳婦,說她其實很勤快;完了再給我媳婦說我媽多麼不容易。意思是讓她們彼此之間多些理解,也就能多些諒解。可是好像完全不管用。結果是我媽現在跟我告狀,口頭禪成了:“你還說她勤快呢,哪裏有?”我媳婦說我媽:“跟個地主婆似的,那麼霸道,不容易個屁!”

我勸過我媽,不要動不動就來我家裏。可我媽非要來,至少每天要來給我們做一頓飯。她說她是為了孫子。她拿著我家的鑰匙,想什麼時候進來就什麼時候進來。我知道她是操心媳婦懷孕吃不好,可是媳婦就是不願意領情。她覺得我媽做了這頓飯後,就自覺權利無限放大,對她說三道四、指手畫腳,還不如不要吃這頓飯。

我媽呢,見媳婦這樣當然也特別委屈,逢人就說她狼心狗肺。結果都傳到我們耳朵裏了。

孩子還沒出生矛盾就這麼多,等孩子出生後,我媽肯定會搬到我家裏來住,要幫我們帶孩子。我想一想都怕得要死。現在的我,基本對她們的各種訴求抱著不理睬的態度。我實在是太累了,也沒有力氣再補東補西,隻有逃離。你能理解生活在兩個彼此心裏都有恨意的女人中間是什麼滋味嗎?

讀者:安不然

安不然:

婆媳大戰,古已有之。從陸遊當年鬱悶之下寫出《釵頭鳳》,到珍妃撲通一聲跳了井,N多年光景裏,婆媳戰爭的結果基本都是媳婦受到迫害,男人無條件聽從媽的。就算焦仲卿那樣的好男人,最後也得跟劉蘭芝雙雙殉情。

但現代媳婦情況要好很多,不僅可以跟同事、朋友、閨密們毫無顧忌地數落婆婆的種種不是,厲害的還能靠婆婆支持買房,過上二人世界。運氣好的,甚至可以讓婆婆當免費“傭人”,來帶孩子、做家務。

雖然媳婦們大多翻了身得解放,但婆媳關係依然是家庭故事裏的熱門話題。

零點谘詢曾做過一項關於現代婆媳關係的調查:男人在麵對婆媳大戰時,大多保持中立態度,不參與不評判,任由矛盾自己解決的占了將近一半;28%的受訪男性表示自己會客觀公正地處理,但僅有19%的女性認為老公能做到這一點;16%左右的男性認為自己會站在母親那邊,可是24%的女性認為丈夫是向著媽的;敢承認自己站在媳婦這邊的隻有很少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