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回 五枝花同歸榮國府 十二釵重會大觀園(2 / 3)

眾姐妹拜完之後,大昌請入客堂,領著眾僧參見。大昌道:“先師坐化時吩咐徒子徒孫道:‘本寺深受賈、祝兩府無量功德,難以報答。每月初一、十五必須拜懺誦經,祈保賈府老公太太、祝老尚書太太同各位夫人、太太、爺們、姑娘、哥兒們積福延壽。’我不敢忘師父遺命,每月如此。這是多年,就是香燭燈油不過三二百銀,都是咱們師徒應該報效的。去年十二月三十晚上,老師父出來顯靈,說是從那年坐化,就往西天去成佛。因為明年兩府太太、爺們要到寺來拈香,我在西天早已知道,故此回來通信,趕著將寺中收拾妥當。我知你們無錢,隻管當了使換。橫豎有大護法慈悲,山門興旺。因此趕著收拾。不怕四姑太太們見笑,真連什麼兒都當了個精光。”梅春笑道:“和尚請便,讓咱們歇會子再談。”大昌答應,一路張羅出去。寶釵笑道:“此公是地獄中寶貝,當年他老師父還有點子僧氣,此人和而不尚矣。”眾人大笑,用了些果茶,談些當年古話。寶釵道:“剛才咱們過萬緣橋,我瞧那些石板狠多損缺,橋身亦覺歪斜。這是璉二哥的遺跡,不可毀壞。一會兒轉去時,兄弟們留心瞧瞧,倘要修整,咱們就得趕辦。”眾人答應。柳緒道:“咱們到饅頭庵去逛會子,再回家去。”寶釵點頭應允,吩咐伺候。大昌上來款留備齋。鬆壽們再三辭謝。到寺門外各上車馬,一直往饅頭庵來。

此時,庵裏隻有妙空同智靜二人,另招了幾個有趣徒弟,其餘當年人物各皆星散。那日妙空、智靜到碼頭上接著寶釵、珍珠、寶書、柳緒,又看見夢玉。妙空們就像見了活寶,說不盡喜從天降,連日到府裏請安。寶書、柳緒待之如手足一樣,異常親熱。寶釵因妙空是賈璉的相好,神僧朋友,況且當年十分相得,今日真如兩世相逢,因此約了眾姐妹同妙空們結拜了個方外姐妹。

此時,同眾人來到饅頭庵,見樹木更覺蒼古,山門殿屋未免殘落,究非昔日老師父在時景象。柳緒、寶書不勝感歎。到殿上拈香已畢,柳緒到當年所住之屋,隻見破損不堪,堆了些零星物件,心內十分悲歎。想當年若非他師徒留在此間,何能有璉二哥一番際遇,至有今日。夫妻二人傷感一會,到老師父神影前點上香燭,兩人哭拜盡禮。寶書領著眾人,往各處及自家的舊屋遊玩已畢,都到妙空屋裏坐下,吃茶敘談往事。柳緒道:“此處是母子際遇之所,不可忘本。我同寶書捐資將饅頭庵重新建造,裝塑佛像、金身。俟落成開光之日,給老師父建七晝夜水陸道場,以報生前情愛。”眾人都稱甚是。夢玉道:“我亦有個主意。咱們宅裏的櫳翠庵,聽說無人主持,敗落不堪。我也興造起來,請空師兄作櫳翠庵主。咱們可以朝夕相親,你仍可兩邊照應。所有一切道糧香火,惟我是問,不用你去化緣。豈不是件美事!”眾姐妹一齊讚美。妙空歡喜,滿口應允。寶釵道:“櫳翠庵當年妙玉,今日妙空。興敗盛衰同歸於妙。”梅春笑道:“古今得意之事曰妙,寶二哥由妙而覺,聖上封他為妙覺。實在寶二哥深得妙中三昧,若我輩隻妙而不覺,雖妙而不妙也。”姐妹弟兄一齊大笑。

桂堂道:“你們忒也勢利,剛才鐵檻寺大昌說了多少苦話,你們當做耳邊風,沒有一個言語,梅大爺還發了煩。這會兒妙哥並不化緣,你們爭著給他起房蓋屋,買田置地,還恐妙兄不要,這不是件怪事。”秋瑞道:“泰卦以地為先,地,坤道也。可見咱們比邱尼是要賽過你們那些窮和尚。九如正噙著一口茶,不覺“噗哧”一笑,噴了梅春一臉。舉坐哄堂大笑。彩芝笑出眼淚,忘了手中拿的是茶杯,錯記是方手帕,向著眼上一擦,將半杯香茶潑了一臉,趕忙放下茶杯,縱聲大笑。姐妹弟兄笑做一團。姑娘們忙伺候淨麵收拾。寶釵見天色將晚,忙催著進城。此後柳緒重建饅頭庵,妙空作櫳翠庵主,兩邊照應,從此得意,交代不提。

鬆壽們回到萬緣橋,弟兄下馬各處細看一遍。到碑亭上讀賈璉造橋碑記,彼此讚歎。到寶釵車前,將情形細說一遍。寶釵吩咐家人中有認得劉長者的,找他到府裏來說話。眾家人答應去找。寶釵們回府,一宵晚景不提。

次日劉長者到公府請安,送了些果子點心。寶釵命賈蘭對他說,要重修萬緣橋,必須長遠堅固,仍托他一人經手包造。劉長者不敢推辭,耽承辦理。寶釵、夢玉們捐資,比當年更結實堅固,真是一件無量功德。

弟兄將諸事料理妥當,同眾姐妹眾人遊覽大觀園。原來舊時匾額,俱被劉尚書更換。惟瀟湘館、怡紅院、稻香齋三處仍存其舊。其餘樓閣亭台改換甚多,迥非昔年風景。寶釵、珍珠遍覽一回,見大觀園麵目似是而非,夢玉諸人不勝感歎。彩芝坐在瀟湘館中,默默無言,如有所思。掌珠道:“兩世一身複歸於宅,尚有何事可思?”彩芝點頭,未及答言。隻見寶釵往外帶笑而來道:“大觀園被劉尚書更改,別有風景。惟存大觀之名而已。你們這三處獨存其舊,似乎留待故人,有修屋留巢之意。我倒有個主意,給你們分定住處,以後分班來往,都有定向。”夢玉大喜道:“請姐姐給咱們分派。”寶釵坐下道:“依我說,海珠、掌珠、珍珠、芙蓉四人,仍住怡紅院。彩芝、友梅、九如、汝湘四人,住瀟湘館。紫簫、蟾珠、芳芸、秋瑞四人,住稻香齋。二叔叔雖各有衙門公事,不便同住。但究係此地主人,必須將咱們老太太的那進屋子留與二叔。魁兄弟住咱們太太的屋子。侶佺兄弟住我家的梨花院。將上屋留與三舅同舅母作來往住處。緒兄弟住璉二哥的院子。蘭哥兒住我的那兩層大院子。壽大兄弟住薛姨媽原住的那屋子,另有大門出入,彼此方便。”眾人都說:“姐姐派的狠好,咱們依著,就搬房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