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為我搭連鄉橋的人(2 / 2)

第一次見麵是從認照片入手的。他是在我的書上見過我的照片,使我受到啟發,就在他送給我的那些書裏找到他們一張多人合影。我給他打電話問那張照片上哪一位是他。他說後排最邊裏戴眼鏡的低個子就是。照片是平麵的,而且頭部比指甲蓋還小,離真人還有相當大的距離。這種操作程序很像在婚姻介紹所的模式,印象並不太深,隻能算是見麵的序幕。

第二次見麵有點像戰爭年代搞地下工作。那天他在行進的車上打電話說正往我的寒舍走。我一聽十分高興,立即告之以詳細住址和路線,並說去停車點接他。可是我等了好幾趟車也不見他。正著急時,他打來電話說他下車了,問從哪裏走。原來他走錯了路線,那裏離我家尚有一段距離。我又重新約定了接頭地點,並往那裏趕去。那天來往的人特別多,我“眾裏尋他千百度”還是找不見。正在給他打電話繼續聯係,一個人在我身後說,別打了,我就是。我一轉身,正是“戴眼鏡的低個子”宋先生。明明是首次見麵,卻勝似久別重逢,一種相見恨晚的內疚感立即湧上心頭。

不久,他為輔導孩子上學搬到臨汾住了,解放路如一條扁擔挑著我們倆,可以經常見麵,隻是距離較遠。有福之人天照應,可巧在我倆之間有一家“清華眼寶專賣店”,成了我們的“交通站”。我們三天兩頭去那裏貼眼寶治病,順便就交流了信息,交換了各種資料。隻要見麵,必然無所不談,大到國內外大事,小至家長裏短、趣聞軼事。那裏是我們倆的世界,古今中外,宏觀微觀,腦中的鼠標點到哪裏,就談到哪裏。

我們聊得最多的還是老家洪洞這個主題,即鉤沉家鄉的悠久曆史,暢談家鄉的滄桑巨變。宋先生是教育世家出身,本身從教師到校長,一直幹到退休,桃李遍天下。他的記憶力很好,多年來數十名學生的高考分數仍熟記在心。他的學生正處在年富力強階段,散布在各行各業。他胸中有一部詳細的學生檔案,從學校到社會,甚至其家庭情況,都可以隨時調出來。在閑聊中,他把這些信息不斷複製到我的腦海裏,使我對老家方方麵麵的情況得到廣泛深入的了解,宋先生熱愛家鄉的赤子之情也袒露無遺。

宋先生為我了解老家操碎了心,費盡了力,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我衷心地感謝他以及通過他結識的新朋友們!

§§第六章 交友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