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無事閑扯狗長短(2 / 2)

按照查理·達爾文進化論的總規律,狗應當在優勝劣汰的進程中發揚先輩的光榮傳統,逐漸變得更好。然而不少狗偏偏悖其道而行,沿襲並發展了祖宗們的壞習氣,這是“狗史”上可悲的一筆。其表現是:一些狗忠實地守護著靈魂肮髒的主人,及其用不義之財建起的豪華住宅,見了穿戴樸實或不坐小車的人便狂吠亂咬,落井下石。在執行這種任務時,凶猛之勢異常,勢利之態可掬。那些效忠日本鬼子的狗,受了主子的唆使便殘酷地撕咬中國公民,其野性不在它們的祖先之下。一些巴兒狗更為可惡。它們為了得到喝奶吃肉,甚至親吻香太太、嬌小姐的粉臉蛋之類的賞賜;為了報答主人栽培、提攜、豢養、寵愛之恩,在主子麵前極盡搖尾乞憐之能事。其巴結奉迎的硬功,可與秦朝趙高和清代李蓮英之輩試比高。更陰險的是,它們這種在恭順、謙卑、諂媚掩蓋下的傷害,使善良的人防不勝防。

這樣一來,狗喪失了“狗格”,在人類心目中便急劇掉價。所以凡是醜惡的事就用狗來比,許多罵人的話隻要帶上狗字,就呈現出肮髒惡毒的灰色。其中“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屁話,曾中傷了整個中華民族,可謂最刻毒的一例了。至於一些社會問題,發展到嚴重程度也用狗表述。晉武帝司馬炎建立政權後,吏治腐敗,濫封家族子弟,即使“奴卒廝役亦加爵位”,使當時“領導幹部”隊伍膨脹成災。於是飾於帽子上用以表示官位的貂尾十分緊缺,就聊以狗尾代之。這就形成了成語“狗尾續貂”。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同樣描述的是可憎的官場腐敗。其中狗都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

狗本是熊虎的後代。《爾雅·釋獸》中說:熊虎之類,其子名狗。當它瘋狂地咬窮人時,野性的遺傳因子就發揮作用。狗又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長期豢養,養成奴性,又衍生出勢利性。當它尾隨主子時,奴性就發揮作用。

無論野性、奴性、勢利性,都是狗的劣根性。這樣的劣根性維護並助長了其壞主子的壞品德和壞作風,所以對人類及其社會都貽害無窮。七十多年前魯迅先生就主張痛打落水狗,並寫下著名的《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這裏要打的自然是上述壞狗。落水狗尚且要“痛打”,岸上之狗更應痛打。

然而至今這項“嚴打”任務尚未完成,而且隨著暴富者養狗護財,“暴閑”者養狗消閑,“暴賴”者養狗保賴風氣的日趨昌盛,狗的劣根性還有所發展。究其不打者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二:一是屈服於其主的淫威,即所謂“打狗看主麵”者。其二是染上了狗的劣根性,另有所圖,即所謂異化者。

若不幸被我猜中,則前途不容樂觀。這不能不使人憂從中來。

原載《漳河水》1999年第1期

§§第二章 遊蹤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