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確定及轉換研究(2 / 3)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對於新增加的股權投資部分,需要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和新增比例計算投資單位新增的投資份額,並與取得這部分新增投資耗費的成本進行比較,如果前者大於後者,則需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同時計入營業外收入。如果前者小於後者,即所耗費的成本大於新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份額,對此不需要做會計核算調整,超出的投資作價部分體現為商譽,其會計核算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貸:營業外收入

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和體現會計準則的一貫性原則,使不同時期的會計核算能夠更好地進行縱向比較,長期股權投資對於商譽和留存收益部分的計量和核算也應保持前後一致,對於原持股比例對應的商譽與新增股權投資對應的商譽部分,應加以綜合考慮,留存收益的核算與處理也應如此,需要從整體上把握與整體投資相關聯的商譽及留存收益,並隨著交易的不斷進行而動態地調整和整合。

3.對於長期股權投資原來持股的部分,由於被投資單位淨資產可辨認公允價值是動態變化的,原持股的部分對應的份額的會計核算處理也需要進行調整。

(1)在對應的會計核算區間,如果被投資單位實現了淨損益,則需要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麵價值進行調整,屬於初始投資到新增投資區間的淨損益部分,則需按持股比例對應的淨損益部分調整留存收益,其會計核算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若股份投資者享有被投資單位的淨損益部分,產生於新增加投資部分的投資期初至新增投資日之間,則應將對應損益部分計入當期損益,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3)除上述兩種原因之外導致股權投資所占份額對應公允價值變動的部分,應計入資本公積,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二)減少投資引起成本法向權益法轉變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由成本法向權益法的轉變,除了追加投資外,處置股權投資也會導致核算方式的轉變,當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力由控製轉變為共同控製或者具有重大影響時,按《企業會計準則——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條例的規定,應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針對減少投資引起的核算方法的轉變,在合並報表和個別報表上的會計處理也是不同的,本文以個別報表為主要研究對象,簡單介紹相關的會計處理過程。

處置部分股權後,剩餘股權仍然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以共同控製或重大影響的,則需將核算方法調整為權益法,同時計算剩餘比例股權份額對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的公允價值,並與剩餘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進行不同的會計核算。

1.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作為核算的參考基準,如果原取得的剩餘投資成本大於按所占股權比例對應的可辨認淨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則無需進行會計調整處理。反之,則需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調整,調增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麵價值和留存收益。其會計核算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貸: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原取得投資後到權益法核算這段時間,被投資單位取得的淨損益份額部分,對原來取得的股權投資後,到處置股權份額這段期間,被投資單位取得的淨損益(扣除現金股利和利潤)對應股權份額應享有的份額,對留存收益進行調整,會計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因處置股權投資,投資者享有被投資單位淨損益中的份額,若該份額產生於處置當期期初至處置日之間,其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3.除上述原因外,由其他原因導致的對被投資單位所享份額對應的所有權益變動,其會計核算處理應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麵價值和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四、權益法向成本法轉換

同成本法向權益法的轉換相似,由權益法向成本法核算方法的變更也是基於兩種情況,分別是增加股權投資和減少股權投資。為了同上文的討論相一致,本文研究和討論的對象也是個別財務報表,對於因企業合並引起的合並財務報表的討論不是本章的討論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