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曾在黃陵插隊的北京知青(1 / 2)

侯秀芬

侯秀芬,女,漢族,1950年6月出生,北京市人。1968年響應黨的號召在黃陵縣太賢公社南村插隊落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係畢業,中國作家出版社總編輯、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20世紀80年代曾任《北京晚報》記者,專訪組組長,總編室副主任。1987年調入作家出版社,曆任編輯室副主任、總編室主任、副總編輯。2003年加入作家協會,2004年起擔任作家出版社總編輯。

在北京新聞界首創《人物專訪》欄目,曾采訪過葉劍英、劉伯承、聶榮臻、張愛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寫有紀實文學作品《神州奇人錄》,由北方人民出版社出版;廣播劇《晶瑩的心》,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及全國地方台播出;合著《女部長》,由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曾編輯林語堂文集之《紅牡丹》《生活的藝術》,徐遲著《江南小鎮》,林杉著《一代才女林徽因》;曾終審《絕對權利》,策劃出版《精致女人》《精彩男人》兩套叢書。

獲全國優秀廣播劇獎、優秀報告文學獎、國家圖書獎等。

葉詠梅

葉詠梅,女,漢族,1949年11月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1968年11月北京第四女子學校畢業來黃陵縣隆坊公社星星溝大隊插隊,1970年參軍,當文藝兵6年,後調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從事廣播文學編輯工作,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之聲》主任編輯,兼任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廣播文藝(小說連播)》研究委員會副會長。

從事廣播文學編導工作30年,先後與著名演播藝術家王剛、李野墨、徐濤、李慧敏、牟雲、張家聲、瞿弦和、張筠英、方明、雅坤等合作錄製130餘部長篇小說,編創導演30餘部200餘集廣播劇。其中標題配樂《穆斯林的葬禮》榮獲全國首屆《小說連播》編輯一等獎;紀實長篇《毛澤東的故事》、《天地頌——兩彈一星內幕》、長篇小說《天高地厚》分別榮獲首屆、第八屆、第九屆“中國廣播文藝政府獎”一等獎;廣播劇《礦山奏鳴曲》《中華之聲》《頭版新聞》等作品連續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數10部作品榮獲“全國小說連播(節目編輯獎)”“中國廣播劇”、中央台及各省“五個一工程獎”等各類獎項。

日常製作聽眾喜愛的各種形式的小說、特寫和廣播劇代表作有《將軍吟》《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30餘部作品。

撰寫人物專稿、業務論文百餘篇60餘萬字,改編8集電視劇《圈套與花環》,撰稿、導演、製作4集電視專題片《飛翔的史詩——〈小說連播〉50年》,均在中央電視台兩度播出;餘暇主編業務專著《上帝青睞的節目》、新聞專集《金色回響》,出版20萬字報告文學《金色輝煌——中國民樂訪歐紀行》,出版80萬字三卷本《天籟之夢》(上卷作品卷《天籟之魂》、中卷理論卷《天籟之思》、下卷散文卷《天籟深處》),出版33萬字報告文學《透視生命——黃家醫圈沉思錄》。

2001年策劃、統籌、撰稿、導演3場演誦會《永不消失的電波》,2005年策劃、撰稿、導演《照亮黑夜的燭光》《馳向理性的海洋》演誦會,統籌、導演2場《血與火的記憶》《中秋花好月圓》演誦會,2006年策劃、撰稿、導演《走進創新和諧的家園》演誦會。

何寧

何寧,男,漢族,1953年2月出生,江蘇省泰興市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研究生學曆,二級高級檢察官,榆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

1968年北京市八十中學初中畢業來黃陵縣太賢公社過村插隊;1971年12月抽調縣整頓農村基層組織工作隊工作;1972年12月調縣政法組工作;1973年5月任縣公安局副股長、副局長;1978年12月任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代檢察長、檢察長兼院黨組書記,期間於1983年至1985年在陝西省政法幹部學校大專班學習;1987年當選縣人大人表、縣委委員;1991年12月調任延安市(現寶塔區)副市長兼公安局長、市政法委第一副書記,並當選市人大代表、市委委員;1996年1月任延安地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副書記,並當選地區紀委委員;2000年5月任榆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並當選市人大代表、市委委員,期間於2000年至2002年在北京市工商大學經濟法研究生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