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伽利略·伽利萊——恰當的批評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1 / 1)

伽利略·伽利萊(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他把望遠鏡運用到天文觀測上,發現了月球上的山脈、峽穀和隕石坑;發現了木星最大的四個衛星;發現了金星的相變和太陽黑子,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他以係統的實驗和觀察推翻了純屬思辨的傳統自然觀,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係的近代科學,融會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被稱為“近代天文觀測之父”、“近代科學之父”。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伽利萊誕生在意大利圖斯卡尼公國的比薩鎮。伽利萊家族是當時佛羅倫薩的貴族,但是伽利略的父親文森西奧卻並不富有,母親則來自一個富有的上層社會家庭。

文森西奧是當時著名的音樂家和商人,擅長彈奏魯特琴(一種半梨形的弦樂器)。他對當時的音樂理論非常不滿意,但是沒有人同意他的看法,於是他一個人發起了對音樂理論的革命。這種舉動對兒子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可以說,伽利略日後所具備的非凡勇氣已在那時悄然形成了。這種勇氣使他在很多年後敢於向教會開戰,打破上千年的迷信,開創了近代實驗科學。

伽利略可能天生就喜歡手工製作。他還很小的時候,就經常一個人坐在院子裏,用一把刀對著一塊木頭刻刻劃劃。父親看見伽利略每天都在鼓搗木頭,感到很好奇,後來才發現他是在製作玩具,便不再管他了。看到兒子專心致誌的樣子,父親也不去打擾。

有時候,父親也走會到伽利略身邊,拿起一個雕刻好的木頭問道:“這是什麼?”

伽利略停下手裏的活計,回答道:“這是一隻小狗。”

父親搖著頭批評道:“這是小狗嗎,怎麼不像呀?小狗的耳朵好像比這個要大些。還有,腿也太短了。爪子呢?也沒有爪子呀!”

伽利略從父親手中接過小狗,仔細端詳一番,覺得父親說得很對,便說:“我會把它刻成一隻真正的小狗的。”

父親微微一笑,他知道小伽利略會做好的。

後來,每當小伽利略做出了新的木雕,就會給父親看,父親會對他的作品提出中肯的批評意見。慢慢的,小伽利略的“手藝”越來越好,他的專注力、觀察力、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育子智慧

請真誠地回答以下問題:

1.你同意批評是一種和誇獎一樣的正常的教育方法嗎?

2.批評孩子時,你是空泛說教占多還是很有針對性地指出孩子的不足?

3.孩子接受批評,改正之後,你會給他適當的鼓勵嗎?

恰當的批評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很多家長盲目推崇“賞識教育”,對孩子無論哪個方麵都一誇再誇,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批評和懲罰,與表揚和鼓勵一樣,都是正常的教育方法。雖然賞識孩子是主流的教育方式,但它無法替代批評的功能,批評也是孩子成長必需的營養。

但是,批評是要講究方法的,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避免空泛說教。批評孩子時,用語要有針對性,要講他欠缺在哪裏,不要太空泛。比如伽利略的父親,就非常明確地指出了“小狗的耳朵好像比這個要大些。還有,腿也太短了。爪子呢,也沒有爪子呀!”告訴了伽利略不足在哪裏,孩子也比較容易改正。

第二,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批評孩子不可用易於損傷孩子自尊心的惡語,如“蠢貨”、“沒出息的東西”、“不要臉的玩意”等。另外,盡量避免在眾人麵前批評孩子,尤其對那些較敏感的孩子。

第三,增加與孩子的身體接觸。在批評孩子時可以摟著他的肩膀說話,或拉著他的手講話,適當的身體接觸,能夠達到恩威並用的效果。

第四,注意語言的藝術性。批評的語言講究藝術性,家長可以這樣來做:鼓勵孩子時,順便點明不足,比如說“你如果怎麼做會更好”,孩子會很自然地接受批評建議。

第五,適當鼓勵孩子。在孩子接受了批評並作出積極的反應後,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強化他的積極行動,不可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