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 李大釗——讓孩子遠離惡習(2 / 2)

讓孩子遠離惡習,就要杜絕孩子與惡習接觸的機會,所以,做家長的就要注意孩子周圍是否有以下幾類場所或環境:

第一,賭博遊戲室。賭博遊戲室中的賭博遊戲非常符合孩子喜好驚險、刺激的秉性特點,如果開始因為好奇而進入,那長此以往,難免會陷入其中。如果李大釗家對麵的廟裏沒有人聚眾賭博,那年幼的李大釗便不會因好奇而去看,還好,因為祖父管教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第二,劣質租書店。書,原本是知識的承載體,是讓人享受精神盛宴的。然而,某些動機不純的人卻將一些充斥著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內容的書給孩子們看,時間長了,也會將孩子引向歪路。

第三,屠宰場地。孩子原本是善良的、熱愛小動物並富有同情心的。如果經常有機會看到屠宰動物的場麵,孩子就會逐漸變得麻木,並有可能也產生暴力傾向。

讓孩子遠離惡習,首先要以預防為主,但如果孩子不幸已經染上惡習,那家長也不要灰心、失望,適當采取一些方法也可以糾正孩子的惡習。

第一,幫助孩子認識到不良習慣的危害。要做到這一點,家長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也可以用生動、具體的事例打動孩子的心靈。李大釗的祖父就是先曉之以理,說明賭博的危害,然後適當懲罰,隨後又動之以情,李大釗在這一過程中真正看到了祖父的一顆對待自己的真心,從而從內心深處遠離了惡習。

第二,靜下心來,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製止孩子的錯誤行為。惡習一旦沾染上,就會反複地出現。因此,家長首先要有心理準備,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幫助孩子。惡習不同,孩子也不同,所以應當針對惡習、針對孩子采取一些具體的措施來幫他們克服。如習慣揮霍的孩子要錢時,家長必須問清楚錢的用途和數目,然後決定給不給和給多少,過後還要追問孩子是怎樣花錢的,並且收回孩子剩餘的錢。

第三,父母承擔起榜樣的力量。在一切對孩子有不利影響的環境中,家庭環境最為突出。如果父母之間經常爭吵,有暴力傾向,那孩子肯定也會有暴力傾向;如果父母不希望孩子抽煙,那就不要讓孩子生活在煙霧繚繞的環境裏;如果不想讓孩子看電視成癮,那父母就不要以電視為最主要的休閑娛樂方式。

第四,父母在糾正孩子的惡習時,對待孩子的態度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整個過程中,要讓孩子感受愛護、關心,感受到尊重、理解,而不要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及他的惡習的嫌惡,這樣不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第五,家庭成員共同參與,製定“家規”來約束孩子的行為。兒童時期的孩子,沒有足夠的自我控製力,即使改了的惡習還是有可能再犯的。所以,為了鞏固孩子改變惡習所取得的成績,促使其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進步,可以在孩子參與的情況下,製定一些相關的家庭規範,來約束孩子的行為。

§§第二章 最成功的育子故事——科學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