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專門學校學習,1913年赴日本,就學於早稻田大學。1916年回國,任北京《晨報》主筆。1918年與陳獨秀創辦《每周評論》,並參與《新青年》的編輯工作,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傳播,宣傳反帝愛國思想,成為五四運動的領袖之一。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產主義小組,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對黨的建設,工人、學生運動,統一戰線,均有重大貢獻。1927年4月28日,被奉係軍閥張作霖殺害於北京。
李大釗幼年就喪失父母,孤苦伶仃,靠祖父李如珍撫養。李如珍也是一個讀書人,他對孫子十分喜愛,但管教也非常嚴格。
從3歲起,李大釗就隨祖父識字讀書,白天教,晚上問,直到學會了才睡覺。有時祖父帶他到親友家,他就把人家門口的對聯背下來。在村子裏玩,就認村裏的一些碑文告示。由於他專心學習,到五六歲就有一定識字能力了。
李大釗七八歲時雖然已入私塾讀書,但仍然非常頑皮。那時,他家對麵有一座廟,經常有一群不務正業之徒聚集在那裏賭博。祖父李如珍擔心孫子染上壞習氣,一再警告孫子不許去那裏玩。
有一天中午,到了吃飯的時間李大釗還遲遲沒有回家。祖父在家裏等得十分著急,便忐忑不安地朝那座人聲鼎沸的寺廟走去。果然不出所料,淘氣的孫子夾在一群小孩中,正在那裏看熱鬧。祖父氣壞了,扭頭就回家去了。
過了好一會兒,李大釗偷偷摸摸地回到家中,躡手躡腳地坐到桌旁去吃飯。可是,他看到一向和藹的祖父板著臉,很嚴肅,他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後悔不該去看那些人賭博。吃飯期間,祖父一直沉默不語。
吃完飯,祖父把李大釗叫到身邊,問道:“你今天怎麼這麼晚才回家啊?”
“我剛才看‘扔玩兒’(”扔玩兒“是一種賭博遊戲)去了。”李大釗老老實實地回答。
“看‘扔玩兒’很熱鬧吧?”祖父又問道。
“嗯,是很熱鬧。”李大釗小聲回答。
祖父點了點頭,說:“是呀,看‘扔玩兒’比在家裏坐著讀書寫字要熱鬧得多啦!可我平常囑咐你的話,你全忘了嗎?那些人空長著一雙手而不勞動,滿身銅臭味。我不讓你去那裏,你偏去,你說該罰嗎?”於是,祖父便讓李大釗到屋頂上去翻麻。
那時正值七月伏天,屋頂上的麻又厚又密,李大釗吃力地翻著,很快就汗流浹背。李如珍雖然疼愛孫子,卻決不姑息他的點滴過錯。
李大釗的表姑看到這種情況,心有不忍,來向祖父說情,他才把孫子從屋頂叫下來,教導他道:“以後可要好好讀書啊!不要再去那裏看熱鬧了,要是迷上賭博,你這輩子就不會有出息了。”接著又心疼地為孫子擦去汗水,倒水給他喝。
從此,李大釗不忘祖父的教誨,認為勞動可以鍛煉意誌,消除惡習,以後他也一直這樣要求自己和子女。
育子智慧
請真誠地回答以下問題:
1.你自己有什麼不良的習慣嗎?
2.你有沒有了解一下你的孩子都結交一些怎樣的朋友呢?
3.你注意過孩子有什麼不良的習慣嗎?
所有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寄予著美好的期望,所有的孩子在人之初都是本性善良的,那為什麼還有很多的孩子會染上惡習,如偷竊、賭博、打架鬥毆等等?那是因為環境。在道德、意誌和品行方麵,孩子是極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的,甚至壞的影響毀掉一個孩子比好的影響成就一個孩子要更容易得多。而且,孩子天生愛模仿,即使是開始他反對的事,接觸多了以後,也會漸漸麻木,並染上惡習。所以,為人父母者有責任有義務讓孩子遠離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