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蜂語人生”析(1 / 3)

位於聲名遐邇的十三朝古都陝西省西安市老蜂農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萬鎖充滿書卷氣的辦公室裏,醒目地懸掛著一幀精心裝裱的寫有“蜂語人生”四個遒勁行書的橫幅,巧妙地利用中國文字的特有諧音,將“風雨”寫成“蜂語”,一語雙關,且思且詠,言情抒懷,充分彰顯著主人公對蜜蜂特有的情懷與“從業宣言”。

決心和膽識源於深切的感悟和體認。2000年,對於歲近不惑的楊萬鎖將是第二次做出“叛逆”的一年,也是其將第二次改變自己生命軌跡的一年。

楊萬鎖第一次做出“叛逆”,是在就讀於西北農業大學畢業時,被告之分配到位於北京的國家某部委。到作為國家政治和文化中心的首都工作,是多少莘莘學子夢寐以求和翹首以盼的呀!然而,容貌略顯稚嫩的楊萬鎖卻反其道而行之地急火火找到老師,額頭上熱汗涔涔,氣喘噓噓地說:“老師,幫我調換一下去向吧,我要留在西安工作。”說罷長長籲了口大氣,一起一伏的胸脯方恢複了平靜,好像一塊石頭落了地。

“什麼?你說什麼?!”難怪飽經世事的老師見楊萬鎖態度這麼迫切而中肯,一連問了兩個“什麼”?撐到最高極限的上眼簾久久沒有落下。

出生於以字聖倉頡聞名的陝西省白水縣一個農戶人家的楊萬鎖,自幼受到三秦大地古樸強悍民風的熏陶,謹記“地貧栽鬆柏,家窮子讀書”的庭訓,“文革”後恢複高考以出類拔萃的成績成為本村自1958年以來長達20年的第一個大學生,而且還形成了憨厚倔強而務實的品格。他1.73米以上的身高,挺拔而健朗,加之膚色白皙,眉清目秀,一頭濃發成自來卷狀,鼻梁上一副琺琅眼睛,顯得格外儒雅而帥氣,但他深諳自己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所以不肯走仕途之路,而是想從事實業。

於是,他便被重新分配到陝西省農業廳下屬新成立的一個從事生物農科類產品的公司。

恰在這時,公司來了一位省農科院蜜蜂研究所的退休專家,與公司合作開發蜜蜂產業,楊萬鎖便向公司經理提出與這位蜜蜂專家一起工作。從此,他每天騎著一輛半新不舊的自行車,與老養蜂專家一起,披著金色朝霞出,浸著鉛灰色暮靄歸,往返十幾公裏或幾十公裏,奔波於市場、客戶、養蜂專家與公司之間。嚴冬,西北高原的風像刀片刮在臉上,似一層皮一層皮往下旋,生疼生疼的;夏季突遇暴雨,渾身被澆得宛如落湯雞,有時不慎連車帶人摔在濁水橫流的路上,活脫脫一個泥猴。養蜂專家關切地問:“小楊,咋樣?”楊萬鎖用手一搰摟臉上小河般流淌的雨水,向養蜂老專家憨然一笑,毫不在意地言道:“沒啥!”說完推著自行車在泥濘的路上深一腳淺一腳地挺進。這是意誌的鍛造,這是品質的淬火!

經過養蜂老專家的傳、幫、帶和親眼目睹養蜂人對蜜蜂的酷愛,不僅使楊萬鎖全麵學會了養蜂技能,了解了蜜蜂產業,更重要地使他認識了蜜蜂的神奇與偉大。

目前,我國蜂產品的年產值達上百億元,而通過蜜蜂授粉給農業的豐產帶來的經濟價值要比蜂產品的年產值高百倍甚至更多,而給生態平衡創造的價值將無法用經濟指標估量。再者,蜜蜂采集天地之靈氣,彙聚自然之精華,所形成的蜂產品,屬於天然綠色食品和保健品,含有豐富的活性物質,對於人類的保健和療疾具有不可替代的奇特功效,為世人慨然饋贈福祉,是真正的年輕態健康品。所以,從事蜜蜂產業,弘揚蜜蜂精神,是一項造福社會和惠及人類的“陽光工程”。所以,楊萬鎖決心“把一生都交給蜜蜂”。

但是,楊萬鎖所在的那個國營公司,雖然掛的是企業的牌子,但是辦事程序仍未擺脫機關“衙門”作風,還屬於吃“大鍋飯”。工作人員多是“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照此以往,公司必將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