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農村夫妻性病常識(2)(1 / 3)

艾滋病(AIDS)是20世紀80年代初世界上新發現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是一種由艾滋病病毒,即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體後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使病人喪失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使導致人體發生多種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腫瘤,最後導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種嚴重傳染病。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後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5—8年或更長的潛伏期以後才發病。但是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就將終身攜帶,直到發病死亡。艾滋病病毒嚴重破壞人體免疫功能,病人因抵抗疾病的能力極度下降而重複感染多種疾病,如帶狀皰疹、口腔黴菌感染、肺結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腸炎、肺炎、腦炎及其他感染,後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最終因長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至今還沒有治療艾滋病的特效藥,也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一旦發病,病死率高達100%。

美國疾病控製中心的艾滋病定義是:(1)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2)有一個或多個指標性疾病;(3)T淋巴細胞在200/mL以下;(4)排除其他免疫抑製原因。

ADIS是艾滋病的醫學全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英文字頭縮寫詞。這個命名表達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我們從中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個明確定義:

獲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麵是後天獲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

免疫缺陷:表示在發病機理方麵,主要是造成人體免疫係統的損傷而導致免疫係統的防護功能減低、喪失。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點是:

(1)對感染的易感性明顯增加;

(2)易發生惡性腫瘤;

(3)臨床及病理表現多樣化。

綜合症:表示在臨床症狀方麵,由於免疫缺陷導致的各個係統的機會性感染、腫瘤而出現的複雜症狀群。

許多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在潛伏期沒有任何自覺症狀,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現發燒、頭暈、無力、咽痛、關節疼痛、皮疹、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有些人還可發生腹瀉。這種症狀通常持續1—2周後就會消失,此後病人便轉入無症狀的潛伏期。潛伏期病人的血液中有艾滋病病毒,血清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呈陽性反應,這樣的人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稱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簡稱帶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很強的傳染性,是傳播艾滋病最重要的傳染源。

1.哪些途徑不會傳染艾滋病病毒

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艾滋病病毒是通過唾液、淚液、尿液、餐具、疫菌、偶然的接觸或昆蟲(吸血昆蟲和蚊子、跳蚤、虱子等)傳播的,說明艾滋病病毒不會通過日常生活接觸而傳染。艾滋病病毒也不會通過空氣、飲水、食品,以及未消費的餐具、衣服被褥、貨幣等物品而傳染。一般也不必擔心與艾滋病病人握手、親吻或共用電話、馬桶、蹲式廁所及小便池、桌椅等而被感染。遊泳池和公共浴池一般也不會傳染艾滋病。各種家養動物不可能攜帶艾滋病病毒,因此,艾滋病也不能通過動物的咬傷、抓傷而傳播。

2.艾滋病的預防

艾滋病雖然是一種危險的傳染病,但卻是可以預防的,隻要每個人都掌握預防艾滋病的知識,注意如下事項,就可以把傳染艾滋病的危險性減少到最低限度。

(1)艾滋病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傳播:性接觸、血液和母嬰傳播。

(2)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滋病首先是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其次是正確使用避孕套。使用避孕套不僅可以避免懷孕,還可以預防性病和艾滋病。

(3)預防經血液途徑傳染艾滋病首先是不要吸毒,特別是不能共用注射器或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靜脈注射毒品:避免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拔牙和其他侵入人體的操作,避免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和血液製品。不到消毒不嚴密或不消毒的理發店和美容店去理發或美容:不要用不消毒的針穿耳,不要文身:浴室的修腳刀一定要消毒:刮臉刀、電動剃須刀必須每個人自備專用,不可借用:在救護流血傷員時,要設法防止血液直接沾在自己的皮膚或黏膜上。

(4)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避免懷孕和哺乳可以預防經母嬰途徑傳染艾滋病。

(5)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發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通常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很多年,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但他們能夠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