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陵園生態景觀是杜陵曆史環境風貌的核心。杜陵陵園的生態曆史環境風貌,我們沒有足夠的曆史考古資料,但他在區域曆史生態環境中的演變過程是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這一區域一直是西安東南部的旅遊勝地。因此,在區域的生態環境建設中,陵園生態環境建設不能脫離陵園所具有的核心地位,建設具有既符合杜陵陵園曆史空間格局,又符合中國傳統帝陵陵園生態景觀特征生態景觀。
6.6.2 二軸
二軸:一是杜陵陵園司馬道與東西門、封土構成的陵園軸線,二是杜陵陵園南北門、陵墓封土軸線,經過陵邑東邊沿與城市道路相銜接的規劃道路軸線。
陵園軸線是杜陵陵園空間格局的基本構成要素,也是陵園對外連接的主要通道。隻有通過陵園軸線、特別是司馬道的展示和標識,才能清楚的陵園的空間格局與方位,解讀陵園的曆史文化內涵。
6.6.3 三區
東南陪葬墓保護展示區、北部陪葬墓保護展示區和東部陪葬墓保護展示區,它們是陵園曆史環境風貌的有機組成部分。
作為西漢帝陵陪葬墓較多的帝陵之一的杜陵,陪葬墓空間格局彰顯著墓主人的生前身份和社會地位,通過對陪葬墓分布的不同空間格局、陪葬墓的不同形製的展示,解讀西漢帝陵陪葬墓等級製度以及陪葬文化。
6.6.4 四帶
北部以杜陵邑為依托,挖掘陵邑遺址文化資源,特別是非物質曆史文化資源,利用與城市聯係緊密的區位優勢,規劃建設既具有漢代陵邑文化特色,又能滿足現代城市居民戶外休閑需要的漢代陵邑文化休閑帶,滿足西安居民對戶外休閑的需要。
東部充分利用塬畔地形地貌景觀豐富、又隔河與白鹿原相望,借景條件優越的區位優勢,在保護範圍以外的杜陵塬畔與馬鳴路之間,規劃建設具有漢代甲第與夷邸特色的高尚企業文化會所帶,既展示漢代府第建築文化特色,又為現代企業參與旅遊活動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西部充分利用臨近曲江的地理優勢,以規劃建設的杜陵博物館為中心,規劃建設能夠體現漢代盛世明的主題休閑體文驗園,既展現西漢盛世文明,又為遊客提供高尚的旅遊活動項目。
在南部長安區充分利用塬畔地勢變化的優勢,為烘托杜陵的恢宏氣勢,規劃建設具有帝陵文化特色的景觀林帶,彰顯杜陵氣勢恢弘的景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