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要錯過創造時代的機遇(1 / 2)

不要錯過創造時代的機遇

留學大眾時代

作者:張萌

在國內的大學讀書的歲月裏,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在讀書中選擇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我不相信權力也不相信金錢,唯一相信的隻有智慧,而唯有教育才能在發現智慧的同時將其傳遞。所以我不求飛黃騰達,不求腰纏萬貫,隻願有個安靜的書房,有個溫暖的家,在學校裏給學生上課,在家裏培養孩子。

在當今,能夠有一個安靜的書桌並不容易。有幾個寒暑假我是在恩師家中度過,因為他們一家要回老家,就請我去看家,也允許我隨便閱讀書架上的書籍。在恩師的書桌前捧著當代考古學著作的時候,品味著民國大師經典的時候,為科學家和藝術家的論證和創作驚歎的時候,我意識到了十幾年前恩師為何走出國門。但是,我不明白,為什麼他會回來。

去留學

記得恩師曾經說過,留學之前就應該想清楚畢業之後的規劃。也記得在2008年7月5日,他說:“張萌,考GRE吧。”我說:“好。”一個簡短的回答,注定了我現在的生活方式,也注定了我必須在似乎早已選擇的路上更堅定地走下去。

通往美國大學的路並不是那麼平坦,尤其對幾乎將英語荒廢的我而言。我經曆了3次GRE考試,3次托福考試,現在想起來都感到不可思議。

研究生畢業耗盡我的積蓄,開不了口向父母要錢,連日常生活的維持都要請好朋友接濟。父母和姐姐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不僅給了我精神的支持,還給了我考試和生活的費用。師弟們給了我安身之所,可以在學校繼續準備最後一次托福考試,導師也允許我用他的辦公室和實驗室學習。還要感謝我的小天使妹妹,在我最困難的時期給了我無盡的鼓勵和支持。正是因為這些最平凡的人,我才能從精神和毅力崩潰的邊緣站起來,拍一拍身上的泥土,拿起詞彙書繼續和美國的考試機構ETS死纏爛打。在我的心中,可能那個時候已經有了一個夢想,一個能讓我繼續堅持下去的理由,一份尊嚴,一份自信。

當我背著沉重的書包輕鬆地走在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小路上,我的內心是晴朗的,再也沒有以前的陰霾,再也沒有以前的慘淡,但一個念頭經常浮出水麵:來這裏讀書是不是走對路了?我發現我幾乎所有的認知都建立在僅有的常識之上,聽課的時候多是無知、迷茫和痛苦。

新墨西哥大學人類學係的考古學區域布局,有歐洲、非洲、近東、太平洋島嶼、極地、北美、中美、南美,除了沒有考古遺址的南極洲之外差不多覆蓋了全球。唯一沒有的就是東亞,尤其是中國考古——這意味著我幾乎是這裏唯一的東亞考古學者。不幸的是,這也意味著我沒有什麼可以說的。曾經課堂上最傻的就是我,在這裏根本不像一個研究生,而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本科生,至多是個高年級的本科生。

在夢想中的新墨西哥大學人類學係,到處都是打擊,到處都是裂痕,沒有特別多的好朋友,更沒有和我攜手共度百年的女孩。但師友們的聲音無疑在告訴我,這是一條正確的選擇,至少是一個別樣的人生。

人在穀底有一個絕妙的好處,就是不管向哪個方向都是走上坡路。如果能學好每個區域,當然其中有所側重,一個壯觀的、在中國學者中絕無僅有的世界史前史體係就可以建立起來,這對於考古學者而言是一次遠航,充滿了刺激、喜悅和激情。

中國心

在阿爾伯克基這個小山村,除了上課之外,我最快樂的事就是和美國的老人聊天。他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博學多才而且氣質高雅。和他們談天說地沒有代溝的感覺,而更像是在追溯一部曆史,一部自身解放和艱苦奮鬥的曆史。

美國的先輩們借著歐洲的科學和藝術並結合本土文化,腳踏實地地構建了一個新的國度,創造了一個現代國家。盡管有黨派的衝突,但是他們的教育體係沒有崩潰過,中產階級始終保持著科學和藝術的傳承。除了決定過美國前途的幾位偉大人物,政客們總是紅極一時,而後黯淡無光。維持這個文明的更多是各行各業傑出而平凡的人物,有大學教授、科學家、藝術家、發明家,甚至街頭的小提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