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你的博士論文應通過對中國社會史和思想史的統一分析來揭示治亂興衰規律性,一定要有社會史的基礎,大家建議你選中國曆史中的一段,比如秦漢時期,比如唐代,或者從漢、唐看社會曆史的治亂興衰。如果中國古代史你不太熟悉,中國近代史你是有研究的,而且出過不少書,從中國近代社會曆史考察治亂興衰也是可以的,這就必須研究清代曆史。
如果你選擇漢代來寫,那麼在《史記》、《漢書》上就要下些工夫。通過對這些史書的分析,從理論上解決如下問題:漢代治亂興衰問題是如何提出的?在漢代,從社會史與思想史雙重角度談治亂興衰的著作頗不少,比如:漢初有陸賈《新語》(又稱《陸子》、《雲陽子》),迄止目前,史學界對《新語》的研究尚有不足。台灣學者有專門研究《新語》的著作、賈誼《新書》(或稱《賈誼新書》,應參看清代王耕心《賈誼年譜》)、劉安《淮南子》等。將以上三書中有關治亂興衰的觀點與散見於《史記》、《漢書》中紀傳部分有關材料加以研究,然後提出治亂興衰問題,或許比從辯證法原理出發提出要紮實得多。還要研究漢代經學與社會治亂興衰的關係。今文經學代表董仲舒《春秋繁露》所探討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社會的治亂興衰,應看近代蘇輿所著《董子年表》。此外,漢代讖緯之學與社會治亂興衰有無關係?我看還是有的。曆史上首次編纂讖緯是在王莽時期,為什麼?劉秀即位後(東漢始)為什麼第二次編纂讖緯?隋唐以降,讖緯大都亡失,隻有《易緯》的一部分流傳下來。東漢王充的《論衡》中保留了一位獨特思想家關於漢代興衰治亂現象的曆史沉思,看《論衡》請看近人黃暉《論衡校釋》和劉盼遂《論衡集解》。漢末要研究《後漢書?黨錮列傳》,具體分析李膺、杜密等與治亂興衰的關係。材料十分豐富,隻就漢代經學而言,寫一章《漢代經學與社會治亂興衰》,可以寫數萬字之多。
5.上麵所舉的,寫得細一點,並不是說要你非寫漢代不可,寫唐代亦可,近代亦可。不論寫哪一個階段,應當把社會的治亂興衰放到一定的曆史環境中去做具體的分析,這樣,所寫的就是史學論文,是有一定創見的史學論文,而不是一般的曆史唯物論講義。
請你再深入思考、分析一番,對提綱予以修改、完善,重寫一份給我。
祝好!
張豈之
2004.8.5.
第三封
溯源同誌:
近好!你的論文大綱修改稿,我和西大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的幾位同誌都看過,覺得比第一稿有大的改進。為保證論文質量,請你先寫一兩章看看,這樣我們可以進一步研究。總之,既有宏觀的視野又不泛泛而論,既有豐富的材料又在論點上有相當的深度,既繼承前人的成果又有新的突破,以體現作者的獨立研究能力,使論文成為有益於當今的學術成果。請抓緊。
此祝
近好!
張豈之
200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