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萍同誌:

你的博士論文《兩宋孟學研究》,我用了兩天時間讀完,總體上覺得不錯,有觀點,也有材料,讀起來頗引人入勝。這篇論文的基礎不錯。

但你的論文中也有一個不足,就是對兩宋時孟學研究麵不夠,而且剖析不細微;你的第二章兩宋時期孟子的升格運動太大,但有些問題沒有說清楚;張載論孟、二程論孟、朱子論孟都應當分章評述,作精細的分析,不能籠統地敘述。讀《孟子》不能不談《中庸》,實際上《中庸》為《禮記》中的一篇,乃子思學派著作,尊思孟與尊《孟子》《中庸》是同一含義。為什麼理學大家尊孟又尊《中庸》?這與佛教的影響以及儒學的哲學改造分不開。

你最後專章論述二程如何論《孟子》與《中庸》;專章論述朱子論《孟子》與《中庸》;對《四書集注》中的《孟子集注》、《中庸章句》做詳細分析。不能像現在稿子這樣概論式地敘述。

你稿子第49頁至第60頁的許多觀點都可以用,現在不足的是,微觀的分析尚有不足,這個不足可在分析二程與孟、朱子與孟中得到解決。

科學工作是艱苦的,毋怪乎馬克思將科學研究形象地稱之為“地獄之入口”。隻有付出艱苦勞動的人才能在科學上取得一定的成果。

你的論文基礎不錯,文字清楚流暢,再努一把力可以寫出好的博士論文來。即祝

進步

張豈之

200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