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改變2013網絡市場的三大動力(2 / 2)

這種變化,給網絡基礎架構帶來的變革性影響也是深遠的,特別是麵向未來萬物互聯的挑戰。思科認為,物聯網僅僅是剛剛開始,在現實世界中仍有99%的事物沒有與互聯網聯接,未來萬物互聯將會成真。而萬物互聯需要分布式的、以應用為中心的網絡、計算和存儲平台,這一平台能夠以之前不可能實現、甚至超乎想象的方式來聯接萬物。它將由智能、可管理且高度安全的基礎設施來承載,並且能夠進行擴展以支持數十億台聯網終端和設備。

雲計算、大數據驅動NGN成形

在過去的20年中,網絡架構的演進並沒有出現重大的革新。但在雲計算和大數據的驅動下,這種變革卻拉開了序幕。網絡架構的設計理念正在進行一次新的升華。

華為認為,雲計算技術的“虛擬化、軟硬件解耦、統一的資源池調度、自動化部署和彈性伸縮、On-Demand服務”等核心設計理念,為網絡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參考和借鑒。把這些思想引入到網絡架構和網絡產品的設計中,形成“轉發和控製分離,網絡集中控製和資源調度;軟件和硬件解耦,網絡功能虛擬化;網絡功能雲化,自動部署和彈性擴展;應用感知,網絡能力開發”等軟件定義網絡的理念,將引領新一代產品架構和網絡架構的發展,建立智能流量調度和應用感知的智能網絡,提升用戶體驗,提高網絡的利用率,支撐流量的經營,拓展新的收入來源。網絡將由此完成一個從“硬管道”到“軟管道”的蛻變過程,成為可編程、可擴展、應用敏捷、自動化、開放的智能網絡,這也是為什麼SDN將引領下一代網絡(NGN)架構發展的原因。

Gartner發布研究報告稱,2013年大數據將直接或間接拉動全球1200億美元的IT支出。Gartner認為,大數據不是一個單獨的市場,它將無處不在,以一切可以想象出的方式影響商業。大數據的湧入將迫使產品、業務和解決方案發生變化。這種變化非常快,企業可能不得不淘汰現有的解決方案,而高速、高容量網絡技術的價格也會大幅下降。

大數據對網絡市場的影響還不僅限於此。麵對海量數據,華為認為傳統企業將會更需要全新的雲計算和互聯網架構實現數據的實時分析,數據中心的改造是大數據發展的必然。 從大數據到大智慧,運營商和企業的IT係統正在成為實時的業務係統,不再是後處理的支撐係統,這是IT係統的一次大變革,也將驅動網絡架構完成顛覆性的演進。以虛擬化、並行計算、分布式存儲和自動化為核心特征的雲計算架構和互聯網架構,將成為大數據大智慧的基礎。

目前,全球對於下一代網絡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華為指出,目前最核心的研究課題依舊是如何讓網絡不再成為信息化進一步發展和用戶體驗提升的瓶頸。雲計算和大數據將讓數據向雲端遷移,因為隻有數據的集中,才能有利於數據的分析,這需要更大的帶寬、無處不在的網絡來支撐終端上傳數據和使用數據。但從整個產業鏈來看,內容創造設備(攝像機等)、信息處理的雲計算、信息創造與消費的終端(如智能手機和PC等),已達到全麵支持高清視頻的水平,即使150美元的智能手機都已經支持高清。然而,全球網絡的平均帶寬目前卻隻有3.1M,還達不到高清的水平。網絡依舊是製約用戶體驗提高的瓶頸,用戶的需求受到了抑製。對我國而言,加快建設Gigabit的網絡,實現無縫超寬帶的連接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同時,還要加快下一代移動接入、下一代DSL和PON接入、下一代互聯網和全光網的研究和創新,為Terabit網絡社會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