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2013網絡市場的三大動力
融合網絡
作者:卜娜
移動性、寬帶互聯、雲計算、大數據……在過去的一年中,人們獲取信息方式的改變以及對信息價值深度挖掘的欲望,驅動網絡技術與網絡基礎架構走進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期,這無疑讓2013年的網絡市場充滿了令人期待的變化。
變革、挑戰、商機、方向,透過業內專業廠商和分析機構手中的“水晶球”,我們能看到些什麼呢?
SDN元年
SDN(軟件定義網絡)在2012年的下半年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特別是主流網絡設備廠商對SDN技術開發公司的收購,又在年底為SDN掀起了新的高潮。但在用戶端,目前除了少數互聯網公司甘做先鋒外,SDN開始被規模化接納的時間點一直是個迷。2012年,根據博科大中華區總經理盧少文的預測,這個時間點就是2013年。“我們將在全球看到大批真正的SDN服務部署——主要從美國和日本開始。2013年將見證SDN重大事件的開始。”
盧少文認為,支撐這一預測的依據來自運營商的強烈需求。2012年最大規模的體育盛會——倫敦奧運會,再次證明消費者對於信息訪問的需求將不會減弱。運營商不得不努力滿足持續增長的需求,同時還要努力緩解運營可盈利業務的複雜性,如降低資本開支和運營開支並提高服務響應速度。這種壓力將驅動運營商尋求替代技術以降低服務成本,以便創建並培育創新應用和服務,而SDN恰恰提供了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因為SDN連接了網絡和應用,能夠根據終端用戶的應用需求直接編程控製網絡,擺脫了過去不得不被硬件束縛、編程靈活性差的問題。
對博科預言的最好佐證是目前中國移動對SDN數據中心的積極嚐試。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研究所所長段曉東認為,軟網絡的發展將從功能分離、硬件通用化、虛擬化最終演進到集中化、統一化,並從業務、交換承載、接入與傳輸網逐漸推進展開。為此,中國移動將在SDN數據中心、C-RAN、核心網、雲WLAN等多個方向開展嚐試。中國移動已開始啟動支持SDN設備的大規模測試和設備召集,並希望在2013年能夠實現產品落地。
根據IDC的預測,到2016年,SDN市場每年的價值將從現在的1.68億美元增至20億美元。SDN架構對於運營商無疑是極具誘惑力的,特別是其顯著降低總體擁有成本的能力。因此,SDN不乏快速市場化的原動力。隨著廠商創新和技術支持的不斷增加,2013年很可能會成為SDN元年。
萬物互聯之門被敲開
在Garnter發布的《2013年十大關鍵科技趨勢》中,物聯網的發展被視為2013年牽動技術、市場變革的關鍵因素之一。Garnter認為,物聯網時代已經到來,目前已有超過50%的互聯網連接是“裝置”的連接。2011年就有超過150億個“裝置”被連入互聯網,建立了超過500億個物物連接。到2020年,將有超過300億個聯網裝置。到2015年,超過70%的企業都會有專門的高級主管負責物聯網的管理。
思科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約翰·錢伯斯曾表示,新聯接的激增將基於以IP驅動的設備、全球範圍內更高的帶寬接入和IPv6這三大條件的具備。今天,ALL IP網絡已經成為電信網絡和企業網絡的基礎,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人們對帶寬的需求雖然永無止境,但千兆桌麵、萬兆骨幹的條件已成熟,帶寬足以為更多“裝置”接入互聯網提供可能。物聯網真正呼喚的正是IPv6的發展。
物聯網最基本的要求是為每個物體分配一個IP地址,才能實現物與物之間的通信。物聯網對IP地址的消耗量是驚人的,一旦物聯網應用出現成熟的商業模式,IPv4向IPv6的過渡便會加速完成。如果Gartner對物聯網發展的預測是準確的,這意味著,2013年IPv6會出現飛躍式的發展。
亞太互聯網絡信息中心(AP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9月19日,美國擁有4,193,587個IPv6用戶,中國有3,717,564個IPv6用戶。去年6月,在新一代互聯網傳輸協議IPv6正式上線後,我國便發布了相關路線圖和時間表。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下一代互聯網會逐漸進入公眾生活,2015年將完成全麵商用部署。據悉,2013年中國移動將在10個省份進行網絡改造試點,推出IPv6終端;中國電信也將全麵展開骨幹網的雙棧化改造,新增S-CNGI路由器;中國聯通計劃在2013年實現10個城市的規模商用部署試點。三大運營商均製定了在2013年發展至少300萬IPv6用戶的計劃。運營商、互聯網企業、商用終端製造商均在積極參與部署試點工作,製定遷移計劃。2013年,我們將看到更多小規模IPv6網絡商用試點,成熟的物聯網商業模式和技術演進路線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