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001章.嫁與青山何須勸集序(1 / 2)

七律 謁徐渭墓

幽陵何處不需猜,古柏森森一路栽。

小犬高聲蕉底出,老鴉急影鬢邊來。

三千裏隻清涼月,四百年長寂寞堆。

婉轉秋風無可剪,青藤已瘦在荒台。

(徐渭,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等別號。墓在紹興郊外印山越王陵附近,墓地幽靜而清冷。)

七律 過寒柳堂憶陳公

一去春風四十年,此身猶得謁堂前。

雲心豈肯徵微利,病目偏能識大千。

白路跫聲衰草地,清宵孤影肅霜天。

隻今不見中庭柳,獨倚高寒入暮煙。

(寒柳堂位於中山大學校園內,著名學者陳寅恪曾在這幢小樓裏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年。)

鷓鴣天 登杜甫江閣有感 (詩韻)

獨上江樓天地開,瀟湘風雨入懷來。少陵遺我詩千首,我謝蒼穹酒一杯。

心底事,眼前回,三生何處費疑猜。此身或是斑斑竹,曾傍湘江寂寞栽。

(杜甫江閣位於長沙市內,湘江邊上。)

鷓鴣天 夜遊避塘

信是西風步履輕,長堤起處碧波寧。雙分菱鏡誰來照,幾轉流光城欲傾。

雲乍破,月初明,深眸一啟動寒星。與君不作多情語,恐有幽禽水上聽。

(避塘: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長3500米,是紹興水網地區由塘堤、石橋、路亭組合的橫穿湖泊的特殊道路設施。避塘有避風作用。風起時,避塘的一側湖麵有浪,另一側無浪。明崇禎十五年會稽張賢臣罄資興建,用以行舟避風濤之險,兼捍衛沿湖田地。清嘉慶、鹹豐、同治及宣統年間,均曾有人捐資修繕,現基本保持清代原貌。)

減蘭 姑蘇園林看荷 其一

是誰照水,欲涉清波臨玉蕊。過盡千年,依舊池邊看采蓮。

前生那朵,皓腕曾經輕錯過。許我重來,拾撿當初碧玉懷。

其二

明眸如鏡,秋水盈盈堪照影。我已亭亭,誰約清風過白萍。

幾多斑駁,綠軟紅嬌都在昨。瘦損羅衣,不減相思隻減詩。

鷓鴣天 丹山赤水柿子節

秋在姚江第幾峰,我來山水尚蔥蘢。誰將滿眼傷心碧,換作枝頭炫目紅。

煙入岫,月盈盅,暮聲又到小橋東。此身恨不青青草,隨意蔓生雨霧中。